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西行散记张掖日报 |
[游记]游记:西行散记张掖日报 |
2008-07-22 gansudaily.com.cn |
星星峡 民谣曰:走进星星峡,谷风是刀子,硬的是石头,软的是沙畦。应了这句民谣,走出车厢,衣服就被风扯了起来,也站立不稳,不使点劲挺住身子,真要飘起来了。星星峡为一道山梁因地震横断而成。峡谷很窄,两旁铁骨铮铮的岩石呈红褐色,向远方绵延开去。断裂层次、走向一目了然,峭壁上被俗人写满了“XX到此一游”之类的句子。我去的时候,恰逢沙尘风暴。红褐色的天空,红褐色的沙丘,红褐色的山梁,整个星星峡就像一个怪兽爬伏在地球上,车队在疾风中瑟瑟颤抖。 我们赶紧躲避在一个崖缝里。我问一个经常入疆的司机,星星峡怎么一片红色,怪吓人的。司机说,当地有个传说,在很久以前,这地方地下有着丰富的煤炭和石油,后来发生地震,造成山梁断裂,形成星星峡。之后,煤炭因地热发生了自燃,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下燃烧,这一带的水被蒸发,植物枯死,动物绝迹,沙石烧成红褐色。 第二天,我在一处断崖处惊异地发现,在这火热如炉膛的星星峡还有植物生存!她生得自然朴实,枝条细密交错,节眼处有一大米粒大小的绿色叶片,每个枝条的顶端还顶着一朵小米粒大的淡黄色的花,花一裂四瓣,像个小喇叭。站立俯视,像一只黄绿相间的刺猬伏在地面上。用顽强的抗争在世界最荒凉的星星峡挺出生命的颜色,奏出生命的强音!我问司机,那植物叫什么名字?司机告诉我,那植物新疆人叫“可索”,意思是天地之魂,别看它身子小,根可以扎十几米深,世界上最耐旱的植物如胡杨、骆驼蓬都无法生长的星星峡,“可索”可自在生存。 在从新疆回来的半年里,我内心深处植根的“可索”时常闪到眼前来。 康家石浮雕 在距乌鲁木齐市区150公里的乎突比县境内的康家石村,我有幸看到了一副刻在山崖上的原始生殖崇拜浮雕。据管理人员介绍,这座浮雕刻于2500多年前,浮雕面积达140多平方米,数百个赤身裸体的男男女女正在狂欢舞蹈,求爱求合。图腾上的女性体态修长,宽胸细腰肥股,大眼直鼻小嘴。有的头戴高帽,和身边的男性手牵手翩翩起舞,身姿舒展优美;有的手持野果借着舞蹈的动作将果子送到男性口中。男性则体格健壮面部粗狂,粗腰肥腿,全身涂着红色正向身边的女性求合。这副史前岩画造型简洁奇特,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息洋溢在画面,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不由深思:具有怎样的生命热诚才能创造眼前的奇迹?
|
转自:http://zy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7/03/05/010277353_01.shtml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