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行日记(一)在敦煌下沙 |
[游记]旅行日记(一)在敦煌下沙 |
2007-07-19 live.com |
旅行日记(一)在敦煌下沙 火车经过一夜的行驶,终于在第二天早上8点半左右到达柳园车站。昨夜睡得很好,也许是火车的慢摇有助于入睡吧。柳园车站门口全是拉客去敦煌市区的小车。我们随便找了辆看上去还凑和的面包车,15元一个人。一个200多斤重的外国女人坐在我旁边,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座位更显拥挤。司机说那么胖的女人还坐车真够……幸好人家不懂中文,否则估计会是一场口水战加肉搏战,关键是司机很可能不是胖女人的对手。但有一点肯定,司机说的胖女人不是指我,因为在那位女士的面前我是多么娇小玲珑啊。 公路两边是无边的戈壁,黄色,黄色,还是黄色,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对于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睁眼便是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的单调来说,这里的“单调”反而成了一种“丰富”。我能想到的“荒芜”、“苍凉”诸如此类的词,虽然已经是千年来被人们用来形容沙漠戈壁最多,或者说是最俗的字眼,但除了这些,我真的再也想不到其他的了。 中午在飞天宾馆附近吃了拉面,没啥太特别。倒是杏皮水很好喝,酸甜可口,味道类似酸梅汤,冰镇之后非常解渴。 下午六点多出发去鸣沙山、月牙泉。生平第一次骑了骆驼,这种感觉就是不骑不甘心,一骑真难忘,尤其在它坐下和起立的时候,高高的背脊突然往下一沉,悬!沙漠、驼铃,在景区多少是有些作秀的意思,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旅行者,也许这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来获取体验的方式。后来和牵骆驼的女人聊天,得知这些骆驼并非一人所养,每家其实只养一只骆驼。她说骆驼很好养,什么草都吃,在这么热的天里,有时也需要给它补充营养,比如一天多给它吃10个鸡蛋,它就会很满足。骆驼们看上去非常温柔,如果动物也有面相一说的话,那么它一定是善人之相。 第二天起了大早出发去莫高窟,又是一路的戈壁。莫高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可以说是我来敦煌唯一的理由。它没有让我失望,尽管向游客开放的洞窟极其有限。印象当中,它就该是这个样子,孤独的,冷傲的,甚至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我感受到了前人对佛的敬畏和追逐,开掘洞窟也许在当时来说是时髦的行为,但只有具有虔诚心的人才能开凿出具有诚意的佛窟。不在乎大小,或精致与否,而在于对佛的忠诚。佛祖是能感觉到俗人的用心的。我不信佛,但我敬仰它,它除了是俗人精神的寄托之外,更是一种智慧,宽大仁厚,才是为人之本。 佛窟壁画是精美的,我喜欢这种充满着色彩的图画,飞天、莲花、神态各异的佛像,复杂的构图,也有的具有浮雕的效果。在整幅画面中,几乎不存在空白。和日本绘画中崇尚的“留白”不同,壁画是浓重的,也是有趣的。我想,它就是通过填满色彩来填满我的感官的吧。 |
转自:http://azhuyi.spaces.live.com/Blog/cns!B8864987F8F114BE!1479.entry2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