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敦煌雅丹之行 |
[游记]敦煌雅丹之行 |
2007-07-18 163.com |
敦煌雅丹之行 (1) 敦煌是沙漠中的孤城。西出敦煌不远,路过拍摄电影《敦煌》的片场和《新龙门客栈》的景地,看到的尽是戈壁和沙漠,还有无尽的湛蓝的天。 不知道跑了多少公里,天尽头浮现了几点白色。我还以为是白云,保持深沉呢?邹青问了一嘴:看看那里,不知道是白云,还是积雪?司机说,远方是祁连山的余脉,那白色就是祁连山的积雪。不得不叹服邹青的眼力。 越是走近祁连山,越是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长长的土丘,好象一个人仰卧在那里一样。头部、颈部、还有胸脯和腿脚部分都清晰可辨。那就是敦煌西郊有名的仰佛。曾在五台山瞻仰过由山林形成的仰佛,连绵的山远看起来就象是一尊佛。但是,五台山的仰佛必须在指定的地方仰望,而且很少有人通过山势的起伏来看到仰佛,看得真切明了。而这尊仰佛却是那样真实而清晰,在远方蓝天白云下,在大漠戈壁滩上,静静躺卧着,让人莫名感动。 同行的刘浩是摄影爱好者。我们特意让司机停下片刻,拍下了这幅难得的景象。 (2) 车子还没到仰佛处,转向了北方,继续在一片茫茫戈壁中行驶。一望无际的天,一望无际的沙漠,在眼前展开。王维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是在这里,极目望去,没有孤烟,没有长河,连只鸟都没有,只有无际的戈壁,更显苍茫,更显壮阔。 不知道行驶了多少公里,一直在贪婪地看着这片景色。对于在长白山腹地望着绿盈盈的山长大的我来说,窗外的大漠风光无疑充满了无限诱惑。 这时,司机提醒我们远方是胡杨林带。胡杨?就是那个生而不死三千年,死而不倒三千年,倒而不朽三千年的胡杨?!我急忙扬起头看看窗外,看看这古老而原始的沙漠之树。 认识胡杨,是几年前在一本机刊上,好象是白沙的一则广告。里面有一张照片,是夕阳落日下染得晕红的美仑美唤的沙漠,那里还有一株弯曲的胡杨,坚韧地挺立着,象是孤胆英雄,坚守着万年的生命。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使得他如此执着地眷恋生命,眷恋这一块贫瘠的沙漠,此生此世,不悔不弃? 而一个人的百年一世,在她的眼里会是怎样的短暂而匆忙? (3) 驰行了一段,车子停在一个破旧的用几根木头支起来的门口。司机说了些什么,我没有留意听。邹青和刘浩他们都下车了,一个人在那里打着盹。等了片刻,也没见他们回来。看看窗外,一行人都往外走。莫不是到了什么景点吧?心里暗骂这些人无情无义,远远地跟着他们走进了大门。 往里走了500米左右,前面突兀地出现了一个用围栏围起来的高大的方型建筑物。象牙塔一样的白,希腊神殿一般的残损,在阳光下刺目地耸立在那里。前面有一块碑,郝然写着“玉门关”。蓦然想起王之涣的那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丝绸之路西出敦煌分为南北两道。一是往北走玉门关,一是往南过阳关。早在汉武帝时,张蹇两度出使西域都是从玉门关出行的。东汉永平年间,班超出使西域也出行于此。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出了玉门关,不再是天朝的土地。 据传,有一次李广西出玉门关征讨大宛国,无功而返,还折损了大半兵马。李广上书朝廷,请求罢兵。汉武帝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诏:“军有敢入者辄斩之。”从此,玉门关成了鬼门关。 如今,这鬼门关就在我的面前——在空旷无际的戈壁滩上,历经苍桑的、仍见挺拔雄壮的塞外边关。几个世纪的风吹雨打难以掩盖他曾经的宏伟和历史上的重任在肩。 (4) 站在玉门关东侧的一块土丘上,久久地端详这雄风尤在的城堡,看了看城堡的周围。 岑参有诗云: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不知道写的是不是这里?至少在我眼里的玉门关却不是这样。城堡北侧有一片洼地和沼泽,还有一些积水和绿草。 疏勒河曾经流过这里,只是现在已经干涸了,看不到河流,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些积水,还有曾经的河道。疏勒河是一条内陆河。江河之水向着大海,向东而去,好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但是在这里,疏勒河却反其道而行,奔流向西,奔向罗布泊。随着日趋干旱,她已在途中枯竭,再也到达不了罗布泊。好象世事变迁,她却始终这样义无反顾地选择向西奔流,从而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 疏勒河滋润过的这片土地里,还残留着一点水气。在这一份恩泽下,生长着一垛一垛的青草,使得这沙漠不再空洞,而那些胡杨也不再显得那样孤单。除了青草,我还发现洼地四周的沙土有些泛白,象吉林白城的盐碱地。果然,司机说这周围的一大片土地都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看来,曾经行人反复的这历史雄关,如今残留的就是这些——残垣,洼地,沼泽,戈壁滩,还有盐碱地。 (5) 大约驰行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敦煌雅丹。 路上,我一直在问疏勒河三个字怎么写,雅丹是什么意思?是一个地名,还是什么?却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在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展览厅里,我知道了我想知道的一切。 “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陡壁的小山。雅丹地貌指的是一种风蚀地貌,是风吹蚀干旱区的湖积平原,形成的地面支离破碎的垄槽地形。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有众多的雅丹地貌群。其中,敦煌雅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雅丹地貌,也是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雅丹又因其奇特诡秘怪诞的地貌和夜间传过来的鬼哭狼嗥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风声,俗称“魔鬼城”。 我们开车进入了这“魔鬼城”。由于常年累月劲风吹过,这里的沙石不象鸣沙山的沙子细软而金黄,是粗大的黛青色沙石。一开始,这沙漠上出现的仅是一块块,一垄垄的土墩。越是深入,土丘和岩沙堆积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奇特,层层叠叠,绵绵密密,纵横交错,气势磅礴。有的象雄狮,有的象孔雀,有的象公主,有的象狮身人面像,有的象佛塔,有的象城堡,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目不暇接地望着这宏伟壮观的天然雕塑群,只觉得一个个土岗都象是一道道风景,只恨时间短促,不知道如何取舍。 (6) 最后,车子停在叫做“万舰出海”的景点上。我爬到了旗舰的最高处,回首望了望这万舰出海的宏伟景象。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下,在这黛青色戈壁瀚海上,一个个垄起的土岗,象一排排高大威武的军舰一样,朝着西方,肃然整齐地排列在那里,翘起舰首,整装待发。我就象是一个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站立在那里,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想起了李舜臣将军,想起了龟背船,还有他经历的无数次海战。 而这些一只只战舰又象是一个个高耸的山峰,朝着一个方向奔腾而去。劲风吹蚀,使他们的脊骨更显分明硬朗,更显苍劲,让人想起李陆史的《旷野》。 远古的那一天 天地初开 传来雄鸡一唱 所有的山脉 恋慕着大海奔腾而去 也未曾侵犯过这一片土地 无数的岁月里 四季轮回 江河之路才被开辟 如今下着雪 溢满着梅花的香 我要洒下苦难之歌的种子 千古之后 让那个骑着白马的超人 在这里高声鸣唱 自从读到这首诗的第一天开始,他总是象梦境一样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时时刻刻地让人回想。回想他的气势,他的执着,他的牺牲,还有他的渴望。而这一路上所有的东西——仰佛、胡杨、玉门关、疏勒河,还有这雅丹地貌,都在向我展示着和他一样的风骨,坚持着和他一样的思想理念——纵然流逝多少岁月,百折不回,义无反顾地坚持着一种理想,一种精神和一种态度,矢志不渝! 是夜,每个人都醉倒在敦煌。我醉卧在那里,朦胧间仿佛重又回到万里青沙的戈壁滩上,卧枕戈壁,听到雅丹传过来的鬼哭狼嚎一般。 也许,从此以后,我将夜夜梦回敦煌,回到这魔鬼之城,看着风沙吹拂起一个个的魑魅魍魉,在那里和他们一起跳着生的欢舞,进行生的祭祀,直至此生将熄! |
转自:http://yinghua333.blog.163.com/blog/static/712089620051117832120/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