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 嘉峪关--玉门镇 早晨7点钟起床,将昨日买的塑料桶灌满水,便去敲服务员所在房间的门。(由于时 差的原因,嘉峪关的7点钟可能只相当我们的6点钟左右,客人们都还没有起床。服务员 两眼惺忪的爬起来,为我办了退房手续。 天气阴沉,昨夜一直在刮风,此时下起了毛毛雨。我捆好行李,骑车上路。宾馆看 大门的老师傅工作十分认真,见了我先问我有没有结帐,然后有意无意地问我房费多少 钱;以确定我无溜单嫌疑后放人。也难怪,谁让我走得这么早呢。 骑到城西头,停下来吃个早餐。是一家清真餐馆,叫了一份羊肉粉汤和两个馍。这 是一份高能量的早餐,后来证明这餐饭很管用。 毛毛雨变成了小雨,出嘉峪关的路尽是上坡,又有些顶风。我咬牙坚持着,我已计 划用12个小时来完成这130公里的路程。 气温低得很,只有14摄氏度。我全身冰凉,手指僵硬,还得拼命抵抗顶风的上坡路 。如此坚持了二十公里,感觉后轮又有些不妥,下车来一看,我几乎绝望了:后轮辐条 又断了一根,其它的也变得松松垮垮的。我知道按上次的情形,辐条断了一根后就会断 第二根、第三根...。心中恼怒不已,拿出钳子,将未断的辐条逐个紧了一紧,然后上车 ,听天由命吧。一队日本考察的车队由警车开道从我身边掠过,清一色的切诺基,他们 真幸福。 需要提一提的是,在我全身冰凉骑行的时候,也是路上风景最美的时候。大概离开 嘉峪关三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左边是连绵的雪峰,右边是红色起伏的山峦,重重叠叠, 和着缭绕的云朵。可惜我的心情被雨水冻没了。 骑车和人生有相像之处:就是没有永远的下坡,也没有永远的上坡。时来运转了-- 顺风的下坡。这个开心的历程几乎一直到玉门镇-我今天的目的地,天佑我也。接下来的 路程顺得一塌糊涂,我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向前骑行,后轮也没有出什么问题,这真是幸 福啊。 中午的时候,天气渐晴,也许是深入戈壁的原因。下雨的地方总是在戈壁之外,越 是需要水的地方越没有雨下,这是大自然不平衡的地方。气温很快回升,由十几度升至 了三十几度。我再也不感觉到冷了,淋湿的衣服、行李很快被晒干。停下来吃几口干粮 ,一列由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火车从不远处驶过,那司机见到我,鸣汽笛向我打招呼, 我挥了挥手,感觉真好。 下午三点钟就到了玉门镇,进镇前路边的几架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格外引人注目。沿 着古杨参天的道路前进,可否会想起千年以前,丝路上车马熙熙的繁荣景象呢?也许只 有风沙是永远的。 住在312国道旁的环宇宾馆,先睡一小觉后到小镇上走了一走。玉门镇的规模还是很 大的,集市繁荣,她的兴旺应该是由于她的重要位置吧。世上任何地方的人都爱美,这 里也是一样。街上的男男女女们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方式来装扮自己,尽管与流行相差 很远。 剃过的光头由于前几日的爆晒,已开始由水泡变为脱皮,一揭一张下来,大的如橡 皮膏,小的如雪片。早知道如此,当初该悠着点。全身皮肤,常冲着阳光的,无疑变成 了黑色,手往前一伸,一副历尽沧桑的样子。 8月13日 玉门镇--安西县--敦煌市 早上6点钟起来,叫起未睡醒的服务员退房、结帐。气温很低,只有20几度。在外面 吃了一个早餐,身体加足了油后开始出发。由玉门镇到安西共130公里。玉门镇的面积很 大,骑行在出玉门镇的路上,路两边是姿态各异的古杨、古柳,一片片刚刚收割过的麦 田,美哉,塞外风光。 路很顺,又是顺风。出了人的居住范围以后,是茫茫的戈壁。风力更强了,加上路 的平直,我可以不用蹬车,风就将我向前推去。我此时对"一帆风顺"的理解简直是深刻 得不得了。不过反过来想一想,从敦煌骑车出来的可就惨了。 老天爷对事情的安排是巧妙的,只有一帆风顺并不代表万事如意。我感到后胎漏气 ,因骑行中感到车子一硌一硌的。重新打了些气,继续骑行,这时离开玉门镇已有60公 里,中午还不到。如按此速度,下午三点钟就可以到达安西。 后轮的感觉又不对,来回摆。重新下车一看,心凉了一大截。除了后胎继续漏气以 外,辐条断了两根。再将轮胎充满气,又骑行了一段,我彻底绝望,后轮已偏,不可能 负担我完成剩余的路程。 我把车靠在路碑上,风呼呼地向我吹来,吹得我站立不稳。望着远处一列火车像一 条粗线慢慢地移动,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情况:旅程已基本结束,由这里到敦煌还 有二百公里不到,把车搞到安西再修理,已没有多大意义。这一路上,该体验的已基本 体验到,我的骑车旅行到此结束,我下定了决心。 回想起来,当初选择自行车时犯了个错误,这是自己缺乏经验。我的行李比较重, 应选一辆坚固的车子。另外新车在骑行几十公里后应重新调整一下轮圈,在准备配件的 时候也应备几根辐条。现在明白这些已经晚了。 拦住了一辆在附近铁路上工作的卡车,将我载到了有公共汽车的路口,还有我那部 烂车。然后在强烈的风中,又将自行车扔到一辆到安西的班车上。我挤在满满的车厢里 ,双眼盯着车厢外的戈壁。 笔直的公路,强烈的顺风,如果自行车没有问题,多么容易骑行啊。可是一切都已 成为过去。 临近安西,漫天的风沙,犹如黄雾一般。树木在挣扎,建筑物只露出朦胧的影子。 看过《新龙门客栈》的人应对此情景很清楚。尘沙无孔不入,有些呛人,人的身上、物 品上,都被它蒙上了一层。 安西车站到了,这里我是不想停了,风大尘大,离敦煌又这么近。我将自行车由车 顶卸下,连同我的行李。有一年轻的小伙子听说我的自行车要卖,上来问多少钱。我告 诉他两百块后他再也没有兴趣了,我也决定不卖了。推车往汽车站走,(该车站与去敦 煌的车站不在一处)准备坐车去敦煌。临近车站,我见到一人,见其打扮,属经济不太 宽裕的那一类,我招手叫他过来。"这里是不是到敦煌的车站?""是。""这辆车给你了。 "他欣喜万分,推起车来就走,生怕我反悔。 我很快就坐在到敦煌的班车上。一路都在刮风,尘沙象烟一样从车前的路面扫过, 路两边不知名的植物疏疏落落的在风中扑簌着。从安西到敦煌近130公里,也是笔直的路 面,一路的顺风,也许老天爷觉得我这样骑顺风车没啥意思,所以让我提前结束吧。 到敦煌,风势比安西小些,不过也很强烈,整个城市像浸在一片黄色的雾中。背着 行李,走进西域宾馆,我需要休息休息了。 -- 我看见了平生见过的极美的照片 那些美丽的画面我曾经想着只有在我的幻象中才会出现 或者是我根本就无法想象到的那种摄人心魄的美 那是梦想栖居之处 幸运的是我今生也因着那些照片的指引而可以到达 ---------敬请关注从今日开始的水木旅版摄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