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玉门关(花开的旅途旅游手记一) |
[游记]玉门关(花开的旅途旅游手记一) |
2008-05-22 live.com |
4月17日 花开的旅途·旅游手记一 羌笛的追思—玉门关 我对玉门关的最初印象源自与唐代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间贯穿全诗所流露出的那股悲凉的气息一直牵动着我对这座古老边塞的向往,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强烈的情绪,我于今年十月利用长假自费去玉门关旅游了一趟。 在此之前,我通过在网络和图书馆的查询,对玉门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因西域的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当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消除当时匈奴的威胁,派遣郎中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敌对匈奴的城邦,无意中开辟了丝绸之路,至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条千古幽径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的唯一渠道。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其中一座即是玉门关(另一座是阳关)。玉门关建成后,成为了当时汉王朝边境一座名副其实的“海关”,中原所特有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由此源源不断地输向西域各国直至遥远的古罗马帝国,而葡萄瓜果等西域诸国的名优特产及其宗教文化也通过这里传入中原,同时,这里也成为了汉帝国向西方诸夷蛮宣扬声威的用兵桥头堡,赵破奴破车师,李广利伐大宛,窦固攻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俱经玉门关,可以想象,当时的玉门关,人马喧嚣,驼铃延绵,商队络绎,使者往来,其繁荣的景象在当时应该不会亚于今天的沿海城市。 玉门关的故址位于现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80公里处,在当地的熟悉路线的向导带领下,我们租用了一部越野车,从敦煌去玉门关旅游,没有平坦的公路,只能走戈壁滩上以前过往汽车轧出的便道。糟糕的道路状况让我上下颠簸吃尽了苦头,然而一路上,一望无际的戈壁,形态各异的奇峰怪石以及沙漠中特有各类植物尽收眼底,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画面,让我这个平时只能和鼠标键盘打交道的城市OFFICE一族醉心不已…… 经过了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目的地;尽管我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但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这座原本气势磅礴的镇西雄关,如今已大部塌陷,只剩下一座方形城堡,孤零零屹立在这荒漠沙阜之上,这座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城墙四垣总体完整,但它的外表面在数千年风霜的吹打下,有如历经沧桑老人的脸一样斑驳不平。从介绍资料上得知,外城墙的四周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总面积630余平方米,仅和北京较大的四合院一般尺寸,城堡的外墙平均墙高9.7米,上宽3.7米,下宽4米,南北墙下宽4.9米。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城堡的西、北各有一门, 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由此登上城堡顶部,四周已看不到书中所记载的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的景色,除去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西门外一片广阔的盐碱土和芦苇沼泽,其它地面全为流沙所覆盖。放眼望去,更远处古汉代长城(又称汉塞)从遥远的西面沿着群山戈壁蜿蜒而来,并由此贯穿河西走廊,过黄河东去。据说玉门关附近的汉长城残垣是现今汉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好的一段,这段城垣的最高处约4米左右,那些建在小山坡、沟口旁或开阔地带上的烽燧,星星点点由西向东延绵不绝。尽管已经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风雨,但是用手摸上去依然能够感觉得到它们的建造者在建造它们时所倾注的心血,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塞墙构筑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塞墙先以湖滩、沼泽地区的芦苇束或戈壁地区多产的红柳枝束结为框架,内填砂砾,再平铺芦苇层,如此叠压而上,层层夯筑,粘结非常牢固,这可谓是我们智慧祖先们所创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混凝土”。 作为中原帝国西面边陲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玉门关的城楼上不知演绎过多少金戈铁马,溯风飞扬的战争场面,也不知写下过多少横愬长歌,还我河山的悲壮故事,再加上其特有的边塞环境,这常使后来的文人骚客们发出些略带悲凉的感慨,除去王之涣外李白、王维、岑参等诗人皆有相关的诗句流传下来。 夕阳西下,古城堡的影子长长的拖在大漠上,显得分外空旷。我徘徊在残垣断壁之间,抚摸面前经过的每一块砖石墙瓦,努力的感受着四周萧瑟的气氛,阵阵秋风带得满地的黄沙起卷发出尖锐的啸声,就如同诗中所描述的羌笛曲调一样凄凉,秋风里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玉门关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战马的嘶鸣中,一列列衣甲破碎的汉族骑士视死如归的撞向匈奴严整的队列;凋零的战旗下,一队队精疲力尽的中原子弟声嘶力竭的抵御着胡虏箭头的寒光——正是我们这些勇敢的祖先用生命缔造了汉帝国广袤的国土,创造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明。在我心中,古老的玉门关也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和祖国延绵漫长国境线上每一道关隘,每一座烽火台一样,这里每一座山头都掩埋着它们保卫者的遗骨,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它们保卫者的鲜血;随着汉王朝的衰弱,中原战争频繁,帝国的北方不可避免的落入了胡族控制之下,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玉门关都远离了中原王朝的疆域,只有那支凄凉的羌笛曲调还一直在黄河北岸的土地上传唱,向前朝遗民们诉说着先人英雄般的业绩——不知道后来的演奏者们,在吹奏这些的曲子时,心中的感受更多的是悲愤,还是敬怀…… 塞外的日落似乎特别的长,东方的天空逐渐被阴黧所覆盖,夜幕在繁星点缀中深邃不可捉摸有如浩瀚的大海,迷离又如冬日的浓雾,美得让人沉醉, 而它的西半边却还是瑰丽的一片碧蓝,荡漾着落霞如血,映照在远方的山陵和近处的玉门古城墙上反射出一片妖艳的光亮……趁着这大好时光,当地的小贩们也开始了他们的每天例行叫卖,孜然羊肉伴着塞外特有的黄土香味生生的把我从遥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数着身边点点篝火,我踏上了回归的路程,回首间,我忽然听见身后的玉门城楼上再次响起了那首悠扬的羌笛曲调,我知道,那是一代代汉军子弟出塞拓土开疆的军神之音。
|
转自:http://caihao318.spaces.live.com/Blog/cns%21C989C95017AFBF1F%21208.entry5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