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风吹自玉门关,盛世京城结佛缘

[游记]春风吹自玉门关,盛世京城结佛缘

2008-05-22    bokee.com

分类:游记攻略

2008.3.319:36作者:无名的叶子 | 评论:1 | 阅读:0

唐人王之涣有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虽有部分写实,却也有一种以大国中心的思想自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已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佛教文化,正是从天竺到达西域,走进玉门关,在东土汉地遍地生花。佛的春风正是出自那玉门关外,且看一路星罗棋布的石窟,正是佛行进的足迹。如此还能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吗?春风正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向从玉门关吹遍了中土大地。而玉门关附近的敦煌,更是这段石窟长廊上的耀眼明珠。佛教讲究机缘,就在这盛世三月,敦煌佛光穿越了时空来到京师,蛰居已久的我偶尔上了一下绿野,便看到了十条的这个活动,而在参观中又何其有幸遇到了一位活佛,并跟随聆听了他的说法,来缔结一段佛缘。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的五个庙石窟,因为都属于古敦煌郡,风格相似,统称敦煌石窟。此次美术馆展出分三个部分,盛世和光,主要是精选的代表性的10个洞窟,相应的壁画,彩塑摹本,此外还有藏经洞的真迹经卷若干,出土的花砖彩塑等。古韵新风和面壁生华是主要是敦煌研究院和很多名人以敦煌为题材的艺术创作。其中于大部分游人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还是盛世和光。

也许您会问,我们可以去敦煌实地参观,为什么要去看这样一个展览那?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在自己的计划中,自然有要去敦煌的一天,可是我想正好有一个机会,就当作是为将来做一下功课吧。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参加这个展览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其一:敦煌的洞窟并不是都对游人开放的,很多重要的洞窟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只有一些重要的研究人员或者高僧大德方能有幸目睹。其二,这些临摹品已不仅仅是原物的简单copy,他们不再仅仅负载着佛像壁画原有的信息,也附带了历史的沧桑痕迹和每一个临摹者的独到的匠心,很多作品甚至耗费了临摹者一生的心血,这些光大敦煌文明的人有些已经不在人世,临摹品本身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文物。展览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中国有句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虽有幸有此机缘,可是作为一个佛门外汉,实在所知甚少,也只能从这热闹的角度看一看了。至于都看到了什么热闹了那,下面就一一到来:

1、地理决定的艺术形式
中国三大著名石窟:龙门,云岗,和敦煌。有幸去过龙门,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把在龙门和敦煌做一下对比。二者艺术表现形式上差别很大,很大程度是因为地理环境影响所致。龙门石窟位于东都洛阳之郊,风景优美,两山夹一水,状若门阙,故曰龙门。白居易曾说,洛阳四郊,龙门首焉。龙门石窟的山崖主要由石灰石构成,适合精雕细刻,每个雕像都是大山的一部分,是一点一点凿山所得;而敦煌的山,多是疏松的砂砾岩,比较粗糙,不适合雕琢,所以敦煌的石窟内多为彩塑和壁画。彩塑主要用石胎,木胎或者泥胎做底,裹以草泥,再在外面覆上一层胶泥,在细腻的胶泥上塑形,上彩和描画。或者直接在墙上披覆泥土,制作壁画。后来因为壁画的表现内容更为丰富,这种形式大为盛行,整个敦煌几乎成为了一个美术陈列馆。彩塑和壁画是很难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的,也是干旱的西北才能衍生出的艺术形式,试想这样的作品如果放在龙门,也许早就随着山体中渗透的雨水和伊河升腾的雾气中化作了尘埃。在洞窟的构造方面,敦煌早期多采用中心石柱的形式,也是因为石质的疏松,需要额外的承重石柱,这种建筑形式多用在沙砾岩的石窟中,龙门是很少见的。壁画彩塑的颜色在敦煌保存还是很完好的,龙门石窟已经基本看不出原有的色彩,因为山体中的缝隙,龙门石窟佛像饱受雨水和风化的影响,只余下饱经沧桑的山石本色;而敦煌彩塑壁画颜料多选自天然矿石,加上气候干旱,保存完好,时至今日,依旧光彩夺目。如果说龙门是一个雕像的博物馆,而敦煌恰似美术展览馆。

2、凝固的历史
敦煌不仅仅是一个美术展览馆,还是一个历史,民俗的陈列馆。敦煌的石窟历史跨度大,从北凉到满清,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位置;从汉族到西夏,再到回纥,吐蕃,于阗,那些存在的或者已经消失的民族和王国都留下了他们生活过的痕迹。石窟中不仅有各种以佛教为题材的故事,经变,还保存了很多供养人的壁画、塑像,帝王听法图,甚至还有一些民俗的狩猎,嫁娶图。石窟凝固了一个个曾有的历史瞬间,在我们的面前生动地重现了不同时期的祖先的风貌。半裸上身的北凉,丰腴的唐,折领收袖的回纥,清秀飘逸的魏晋,挂满玉的于阗国王,敦煌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中国民俗风情史,一页一页地翻开,带领我们会晤曾经的祖先。

3、活佛说法
这次参观很有幸跟上了一个很好的讲解团,主要是一个讲解员和一个活佛。貌似那个活佛是讲解员的朋友,也是过来参观,每到一尊塑像或者一幅壁画面前,讲解员会简单说一下作品的历史和风格,而那位活佛就解说其中的佛经故事和蕴含的佛法。活佛说法着重突出了开启心灵的智慧和看破一切虚幻。
此次展出的大型壁画主要有舍利佛智斗牢度叉的故事,还有一个五台山道场的全景图。五台山是佛教的最为重要的圣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代表的含义多为无上的菩提,文殊是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菩萨。佛教是一门开启内心智慧的宗教,用无上的菩提去应对一切外道。文殊探病维摩诘的壁画展现了佛教中一段广为人知的佳话,也是大乘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维摩诘说不可思议解脱经》,这部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甚深。维摩诘不是一位僧人,而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一次生病,文殊奉如来之名率领几千人前去探病,维摩诘以方丈之室容纳所有来客,并和以智慧著称的文殊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后来寺庙中主持称方丈即是从此书中故事而来。维摩诘对中国士大夫影响很深,一个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唐代的大诗人王维,字摩诘,生生地把一个名字给拆开了。这是一桩美谈,其实也是一桩笑话。维摩诘本身的含义是无垢而整齐的意思。“维”是“不”的意思,这样王维字摩诘,其实就是王不,字脏而整齐。不管怎样,从这样一个可以看出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的影响。活佛这里又一次强调了开启内心的智慧,不一定非要做和尚,因为如来从来就没有和自己的头发过不去,超脱的维摩诘也只是一个居士而不是和尚。
一般的如来塑像,旁边两大弟子,左边多为迦叶,右边多为阿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迦叶修的是头陀,是个苦行僧,在如来众多弟子中称“头陀第一”。阿难很是年轻,跟随在如来身边最久,博文强记,称“多闻第一”。阿难虽则多闻,却没有在修行上下功夫,后来如来涅槃,迦叶召集500罗汉结集经藏,非得证得果位的人才能参与,阿难非常着急,发奋修行,七天精进,终于顿悟,证得果位,他满心欢喜,就到结集的地方敲门说,他要进去。当时,迦叶说,你要进来,你自己进来,他就从门缝里进来。所以阿难尊者,是五百罗汉最后得证的人。一般塑像,如来旁边两大弟子,也是提醒世人,学习佛法,不仅要多闻,还要修行。
敦煌壁画中有一点特别吸引中国人观音像,多是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颇有异域风格的男子的形象,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女像观音相去甚远。曾经听钱文忠讲过一种说法,是因为唐朝以肥为美,在塑像上逐渐模糊了观音的性别,后来慢慢演化成一个慈祥的中年妇女的形象。此外我还听到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佛教本土话的过程中,中国的女信奉者多了起来,便开始在家里建造佛堂,供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而观音原来是一个比较英俊年轻的男子形象,自然让很多封建的中国男人们感到不安,就在创作中无意识把观音女性化了。不论哪种说法,菩萨化身千万亿,只要是由信徒心中衍生出来的形象,自然是菩萨的化身。
此次展出中一个特别的大型彩塑是涅磐变,是按照4:5的比例复制下来的。其余的塑像壁画均为1:1的比例,佛祖侧卧在床上,神态安详,衣服随着身体的形状起伏流畅,眼睛微合,似乎就要沉沉睡去,又似乎要睁开眼睛再次照耀这个世界。旁边的弟子,菩萨,罗汉,信徒神态各异。经活佛的解说,才发现不同修行层次的人对于佛的离去有着不同的表现。修炼层次比较高的菩萨对于涅磐看得很透,自然表情冷静,而罗汉们表情就比较痛苦了,因为要失去了一个精神导师。信徒们的表现就更为剧烈,甚至有的人拿着刀向自己的心口插去。修行有不同的层次就有不同的觉悟,佛之涅磐变也在提醒着世人你到底修行到了何种的层次?
在敦煌的壁画和塑像中,我发现佛教是一个非常宽容的宗教,如敦煌北魏的一个石窟中就有儒释道三者并存的现象;元代一副壁画中更是有了中国的二十八星宿,最为神奇的还有西方的星座,在那副壁画上我看到了天秤座,双子座,巨蟹座。天秤和现代星座学上的符号完全一样,是一杆秤,双子是两个人,一高一矮,而巨蟹就是一个螃蟹,这些发现不禁让我惊诧不已;展出的藏经洞的珍贵经卷,除了佛经,居然还看到了一个三国志的步骘传。不由得我感叹佛教的兼收并须,包容万物。佛教的神通也讲究虚容万物,既然一切都是虚幻的,还有什么容不下的那。抛弃狭隘的执着,开启心中的智慧,证得无上菩提吧。

转自:http://wumingdeyezi.bokee.com/viewdiary.25023432.html3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