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关鸣沙山月牙泉-----老吴游记二 |
[游记]阳关鸣沙山月牙泉-----老吴游记二 |
2007-07-24 live.com |
阳关鸣沙山月牙泉-----老吴游记二 一夜卧睡平安,杂梦不断。晨,天色明亮,一片蔚蓝。西北地区的气候很干燥,夜晚洗的衣物第二天都干了。早餐时见到沈阳的李罡,李见到我便说我好精神。这天我穿了大红长袖体恤,咖啡长裤,自我感觉很好。“好精神”这个词不错,比“漂亮”更为妥贴,可以经常使用. 八时四十分开车赴古阳关游览,阳关古址距敦煌七十公里,西汉时期设置,和玉门关同为当时西域交通的门户,是古代中外陆路的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唐朝诗人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 坐在车内向外极目四望,土黄色的戈壁一望无际,天土相连,人烟毫无。戈壁由黄砂、碎石、泥土经风雨日晒和成,我特地下车走在戈壁上,感觉既松软又结实,留有浅浅的脚印,再用力就感到实墩墩了。在这种寸草不长的、极其荒凉的戈壁滩地区,怎么会有莫高窟、壁画、佛像、彩塑、关隘,要末在一千多年前,此地是文明之邦,生气勃勃,那时的上海则是混沌之地,还没有开化。 汽车在公路上奔驶,路边的电线杆默默无声,一根接一根,一根接一根,顽强地挺立着,任凭烈日尽晒,寒风猛吹,展示着它们的坚强。 入阳关文物管理所陈列室参观,女讲解员讲得不错,口齿清晰,我请她签名,“苏燕”,两个字写得很有样子。 阳关古址实际上就是一个土墩墩,一个破碎的、风化了的、很难看出是烽火台的黄土墩墩,它矗立在墩墩山的山顶。这当然不是一般的墩墩山,这个墩墩山相当开阔,环顾四周,黄土起伏,土墩墩联绵不断。墩墩山还有个名字叫古董滩,因为在这里曾暴露大量的汉代文物,铜箭头、五铢钱、石磨、陶片等,因此得名。 我在这里留影,有倒立、有合影、有故作姿态,有仰视天边,色彩一定不错,大红体恤、黄土墩墩、碧空如洗、白云飘荡。遥想千年之前,战火连日,纷争不断,边陲之地传递信息以烽火升起为约定,而现今已是电子时代,老祖宗期待着千里眼、顺风耳的向往都已成为事实,真乃沧海巨变,天翻地覆,只是怀古、怀旧的情结始终解不开,这是人类共有的梦。 要加一笔,阳关的厕所很清爽,无味,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本来想,戈壁滩干旱缺水,找寻厕所只要用鼻子闻就行,想不到在简陋的土房里,白瓷砖、白粉墙把那个小屋装扮得像模像样,用起来方便顺畅。厕所收费标准每次一元,值。我要感谢那个女管理员,是她勤快地冲洗,认真地打扫,才使小屋如此整洁。我找到女管理员,请她签名,她不肯,我再三再四的要求,她再五再六地拒绝,我再七再八的再要求,她再不出来了,她没有办法了,签了:“南湖乡北工村姜翠青”。以后有机会再到阳关可以看看她。 鸣沙山月牙泉,这个游览点离敦煌市区只有六公里,汽车不一会儿就到了。 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约四十公里,南北宽二十公里,高数十米,黄沙成山,山峦起伏连绵,山峰陡峭,势如刀刃,阳面光亮,阴面暗黑,黑白分明,如丝绸之平坦,如丝绒之柔软。好奇怪,我真想知道这鸣沙山黄沙倒底有多少厚,是不是主要是山石土块,表面有黄沙覆盖?还是从顶到底全是黄沙? 看看这大面积的鸣沙山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鸣沙山北麓的月牙泉。月牙泉的泉水似月牙型地卧睡在黄沙山群之中,深蓝色的水,毫无波纹,平静如死。这又是叫人奇怪的,在沙丘林立的环境中,清泉荡漾,黄沙怎么不会把泉水覆盖,神奇的泉水,居然千年不枯。戈壁滩常常狂风四起,风沙乱飞,黄沙怎么不飞到月牙泉里的,难道有东西挡住的?笑话。 鸣沙山的游乐项目有竹板滑沙、滑翔跳伞、骑骆驼,我们在阴处观赏着。爬上山顶,坐在用竹片扎成的板上,朝下滑动,因坡度陡,速度很快,并有声响,吸引了不少游人。滑翔跳伞,就不是个个都能玩的,我们看到不少人,降落伞挂在肩上,从山顶往下飞奔,降落伞就是张不开,腾不起来,一个小伙子双腿弯曲的技巧掌握不好,屡奔屡败,连着奔了三次,一次也没有成功,只得作罢。据导游介绍,天气晴朗之时,山有丝竹弦乐之音,犹如奏乐,所以有“沙岭晴鸣”的说法,此也为敦煌一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是靠沙吃沙,靠骆驼吃骆驼是也。看着骆驼驮着游人在山坡悠悠的走着,我们来了兴趣,好吧,四人各牵一头骆驼也跟上了那长长的行列。骆驼这么大的个头,居然是那样的温柔,这种性格怎么形成的,骆驼应该凶猛才对,大自然的生物也是千奇百怪。我们头顶烈日,脚蹬铁环,手扶驼鞍,眼观四周,随着骆驼在山坡上兜风,一直骑到东鸣沙山。 骆驼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体态粗壮,脸色黑红,牵着绳子在前面走,问之,45岁,杨家桥乡人,名字孙平。他对照相机自动对焦也能说几下,我请他为我们拍了几张。在东鸣沙山我们看到许多人在山顶上玩耍,我们也从骆驼背上跳下,在沙地里两只脚不停地跑动,向山顶奔去,可是根本走不快,人身不由己地往下滑,两只脚拚命蹬踏也无济于事,在黄沙堆里倒立倒很轻松。我们到了山顶一起往下滑,一溜烟地下去了,速度好快,我们都返老为童了。骆驼把我们驮到大门口,四十分钟的游程结束了,每人45元。大门口约有近百头骆驼聚集在那里,迎候游客,气势很大,这是大西北的风格。 游鸣沙山很有意思,不过游玩的最佳时间是十八时至二十时,此时太阳西下,无强光照射,有凉风习习,妙也。 |
转自:http://sbs518.spaces.live.com/blog/cns!58AD8EF531EA51AC!145.entry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