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肃会宁之行—做了一回爱心大使 |
[游记]甘肃会宁之行—做了一回爱心大使 |
2007-09-19 sina.com.cn |
这个暑假出去了一个多月,现在终于回家,一路上经历了太多事情,和亲人团聚、同学聚会、朋友相见,旅游观光,悠闲度假,一路上有相逢时的欢笑、感动,有离别时的伤心、感激,想写下很多难忘的场面和内心的感受,却不知从哪里开始,被胖儿催着交功课,把接力棒硬传了过来,没有退路,那就先写会宁之行吧。 网友们一直期待着我们的汇报,大家虽未同行,但一路关注着我们的行程,亚玲老师和暗香公主还多次打电话和我们沟通,张龙和白杨老师更是为我们作了细致的安排,柳岔村的乡亲和孩子们也为迎接我们的到来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是爱心相伴着我们,顺利完成了柳岔村之行。 会宁县属于甘肃省白银区,是昔日红军三军会师之地,现今是西北地区的教育名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坚持走崇文重教之路,每年高考成绩都在甘肃省名列前茅。8月11日我们四人从兰州乘汽车到会宁县城,在县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包车去柳岔村,早上八点准时出发。柳岔村是老君坡乡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乡村公路直通老君坡乡,进柳岔村就变成泥路了,由于前一天下过雨,路上常有水洼地,我们总担心车子陷进去,好在司机开惯了山路,熟练地带我们前行,大约九点十分就进入村子,见到了迎接的老师和学生们,一下车我们便被朴实的乡情和真诚的友谊包围了,虽是初次相见,却未有一丝陌生感,大家一路谈笑着走到柳岔小学。 这是一个西北山区普通的乡村学校,只有六套简陋的砖瓦平房,校长和老师的办公及临时住处都在里面,现在还设了一间专门的图书室,存放爱心助学小组捐献的图书;学生大约200人,分为六个班。本来已经放假了,因为我们的到来师生们都回到学校。放下行李后便在学校的安排下开始了交流活动,孩子们排列整齐坐在地上,安静地听着老师和我们的讲话,胖儿介绍了我们博客圈子爱心助学的主要人员情况,传达了博友们对孩子们的希望,接着我们轮流宣读博友们对孩子们作文的评语,然后给获奖的孩子们颁奖。 孩子们散去后由老师陪着我们去拜访了几个受资助的家庭,首先是到胖儿资助的张乾家,她的爷爷奶奶和父亲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我们几个南方人第一次坐在炕上吃饭,感觉很新奇,对土豆粉条、玉米、馒头、炒鸡蛋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是不习惯浆水面(乔麦面),他们辛辛苦苦做了几大碗端上来,我们却因为那种气味无法下咽,辜负了他们的一片好心,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很抱歉。然后又去了杨浩、郭智艳、张红霞等同学家,每户人家都很热情和纯朴,庭园和房子里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如果不是因为交通不便和长年缺水,这些勤劳的人们早就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舒适的日子。临走时,张龙的父亲和亲戚送给我们一大包煮熟的鸡蛋,还有四双手缝的布鞋和鞋垫,我和胖儿很感动。 在柳岔村短短的半天时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许柳岔村算不上全国最贫困的乡村,但这里的人们不因贫困而忽视孩子的教育,也不因条件艰苦而懒散消沉,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他们希望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当地的领导也重视教育,把有限的财力尽量地投资到学校建设,学校领导和老师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样的地区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里的孩子们也是值得我们去帮助的。 会宁去柳岔的路上风景 由于没有河流,长年缺水,这里主要种植玉米、荞麦土豆 一下车就受到孩子们的夹道欢迎,场面很壮观 未到学校,先见到土胚围墙 柳岔小学的大门口,可见到学校里面高大整齐的白杨树 学校的围墙上贴着标语,很有节日气氛 新设的图书室,两个书柜都摆满了,还有些书放在床上 孩子们的借书卡 专心聆听爱心大使做报告 没有会议室、没有操场,孩子们蹲在地上听讲 大合照,忘了把老师加进来 与校长和白杨老师合张影,那一天他们最辛苦了 在张龙家的炕上吃午饭,土豆粉条和炒鸡蛋的味道真好 爱美的农家庭园,有两棵大牡丹花 很特别的围墙和大门口 依山坡而建的垸子,庭园中有个水窖,用于收集雨水,平时吃水就靠它了 干净整洁的庭园,每家都用太阳能烧水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dd44701000ck4.html3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