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会宁之行

[游记]会宁之行

2007-12-02    sina.com.cn

会宁之行有些沉重。

王磨村,一个非常贫瘠的山沟,村里人赖以生存的泉水却含氟超标,全村人都有着一口黄黄的牙齿,一到40岁左右就掉牙、腰腿疼,得心脏病、慢性胃炎。村里到处是罗圈腿的人。

年轻人大部分出外打工去了,村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路上遇到的村民,个个目光呆滞、表情木讷。一个60多岁的老人,腿疼的走不了几步路了,还挪着、爬着到地里掰苞谷,问什么都是“航”(会宁话,行、是、可以的意思),坐下不停的摸着腿说“疼地很”。

一个80多岁的老人蹲在墙边,傻傻的看着我们不说话。50多岁的儿子腿疼得已经变了形,脚弯着一拐一拐,却还背着苞谷杆子走不到一尺的山路,掉下去就是山沟。我问他,家里白面能吃饱吗?他像听笑话一样说,过年过节才吃白面,平常都是杂粮。

一个23岁的小伙子已经成了村里的大龄青年。这里结婚早,17、18就结婚了,可是自从外面的姑娘知道这里的水能把人喝坏后,这儿的小伙子越来越难找对象。小伙子的父母一个腿疼的动不了,一个胃出血,他没法出去打工。小伙子说,一想到自己有可能娶不上媳妇、眼睁睁的看着老了也会像父母这样,晚上害怕的睡不着。

带我们采访的村民是当地还算见过世面的,居然说起十七大、三农政策什么的,面对这水,就很绝望的说,这一辈子算是完了,就是慢性自杀,现在只盼着娃娃们能出去。

在这里的人,谈不上生活,都是生存的本能。

我在水渠里捧着喝了几口这里的山泉,清冽甘甜,难以怀疑泉水能致人如此。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不难,可政府部门似乎太忙,明明知道也顾不了。

到另外几个缺水的地方看了,一个村子的人都到十几里外牲口到不了的地方,去背山洼里的渗水,还要抢着去,每天就渗出来那么一点点,去的人多就抢不到了。男人们都出去打工了,背水的女人们长期背着50斤的水桶,腰疼的、腿摔了的都有。

背水的女人们只说“苦焦地很”。缺水的时候,洗脸都是嘴里含一口水,喷到手里,脸上手上抹一遍,就算洗了,倒在脸盆里太浪费水。

一个老人讲了他五、六十年代背冰的事。到冬天,翻过2座山、越过2条沟,到有水的山洼里,砸上一块100多斤的冰块,用麻绳绑好,在后背上垫上些麦草就背着冰上路了。人的体温慢慢融化了冰块,水从后背流到腿上,衣服裤子全部湿透了。后背冷的发颤,可背着100多斤冰块又累的不停流汗。等走回家里,头发、衣服上都挂的冰溜子。

老人说的时候,一脸不愿回忆的样子,苦到极致。

看到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宁是状元县了。除了苦学,还有什么办法能摆脱这祖祖辈辈的贫穷和干旱?一切都是环境逼迫的。

乡上的书记说,王磨村的水虽然含氟超标,但总比这里没有水的好上许多。他还说,现在这里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男女比例失调,每个村里的光棍越来越多。年轻女孩子都去外面打工,找更好的人家,而留下的男人穷的根本找不到对象,可怜终老。这样的现象只会越老越多,越穷的地方光棍越多。

改革开放的好处让上层人享受到了,而坏处全部让贫困地区承受了。

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城市化过程,有些可以解决,却没有解决;有些根本无法解决,同样都让人喘不过气。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d54da01000bbh.html3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