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会宁 |
[游记]会宁 |
2008-05-22 sina.com.cn |
西部名城——会宁 名城史话:会师圣地 记者出镜:观众朋友,现在我登上的就是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会宁胜利会师的会师楼。三军大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在我身后这个呢就是会师纪念馆。那你现在看到这个雄伟建筑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是为纪念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50周年而建的。 红军会师为什么会选择在会宁,据说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936年中共中央在陕北讨论三军会合地点,毛主席说,红军三大主力会合地点一定要慎重考虑,要选择一个好地方。当时周恩来说,会宁是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建议在会宁会师。主席听了兴奋地说:“会宁,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于是会师地点就定在了甘肃会宁。 1936年9月30日夜11时30分,红一方面军15军直属骑兵团从宁夏同心县出发,10月2日凌晨3时,抵达会宁城北,5时30分,骑兵团向会宁县城发起进攻,占领了会宁县城,老红军夏云飞当时担任骑兵团政委。 同期声(老红军 夏云飞):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会师,1986年10月1日,建成了会师纪念塔,纪念塔采用三塔环抱的形式,象征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现在,会宁会师景园里游客络绎不绝,会宁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名城名艺:会宁剪纸、绣荷包 绣荷包、剪纸是会宁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它萌发于乡土、活跃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远在明清时期当地的剪纸、绣荷包就很盛行,据说这里的绣荷包还被当作贡品进奉给清政府。每逢喜庆的日子,会宁百姓都喜欢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彩布剪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把自己的窗子、炕围和门面装点得琳琅满目,春意盎然。不论是巧刀剪出的狮子滚绣球,孔雀戏牡丹,蝴蝶恋红花,还是妙针绣出的龙、荷花、马,个个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今,当地妇女都能拿起剪刀、针头,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大胆地用夸张变形手法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1990年8月,会宁农民的剪纸《亚运会在北京》等64幅作品,被北京市亚运村艺术部列为亚运场馆的义卖品和馈赠礼品。1996年11月会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会宁的剪纸剪出了名堂,会宁的刺绣绣出了美丽。 名城名产:会宁小杂粮 记者出镜:会宁种植小杂粮已有2000多年历史。以绿色和无污染著称,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小杂粮产品就有20多种,光是这个小杂粮的吃法就有100多种,过一会我将带你去尝一下由小杂粮做成的美味佳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be3e8010002r3.html3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