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清山(游记)》 十月的深秋已经是寒气凛凛了,然而早已神往的“无处不奇处处奇,无处不景处处景”的贵清山吸引着我们驱车前往。 清晨从驻地出来,天气阴沉。悻悻然,我们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千万不要下雨扫了游兴。汽车从漳县县城擦城而过,沿着盘山公路不知拐了多少弯,绵延起伏的铁笼山犹如万马奔腾,翻番起伏,在雾霭中时隐时现。爬上一架山梁,又是一架山梁,山梁与山梁之间的峡谷梯田,云雾濛濛,间或露出一片金黄,一块青绿,远远地飘来好像是在白云中行走的牧羊小童的吆喝声;路边,一簇簇、一棵棵绿叶、黄叶、红叶的树木从车前驰向车后。看着这山、这峡、这雾、这人,这时的我已经欣然微醉了。雾越来越大,能见度不到三十米,司机打开防雾灯踯躅前行,我们只好屏声静气,一点不敢和司机说话,怕分了他的心。 树慢慢多了起来。当远处的一片松树林慢慢地拉近了我们和它的距离的时候,司机说贵清山就要到了,大家的心情顿时兴奋起来。可是转过一个弯道,前方修路的推土机、压路机轰鸣声顿时剿灭了刚刚兴奋起来的心。噢!没长没短的等待真叫人焦躁不安。一阵阵寒风袭来,我本能地裹紧了原本就穿的不多的衣服,钻进车内关紧车门。看着落在前窗玻璃上的牛毛细雨,淅淅沥沥,像瞒了一层薄薄的纱,心情更加惆怅。 终于被放行了,车停在贵清山管理处停车坪。 下得车门,我惊呆了,天下竟有如此之美景!哗哗的松涛声和着细雨薄雾纵横沟壑,举目远望,摄入眼帘的东峰、中峰和西方景峰,巉岩耸峙,鬼斧神工,亭榭楼阁显现期间,透过断断续续的细雨结成的幕帘,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云缠雾绕,层峦叠嶂;缓缓收目,那一座座山峰像一支支倚天之剑,于云缠雾绕之中蓄势待发,高大挺拔的蒼松翠柏间或透出一蔓蔓枯藤败叶,林海荡荡,松涛阵阵,空谷足音,回肠荡气。动中有静,静中有声,声中有景,景中有情,好一派纯朴自然的景象。单是那许许多多的千年古松已使我费解,为何这里千年古松竟如此之多?为什么独独这块地方松树能成林?有树与无树的界限竟如此明显?待我们转完了中峰寺院、西峰雪壑禅院数十间殿宇,走过了“断涧仙桥”“西方胜景”之后才恍然大悟:相传有铁牛禅师在此修行成佛,护佑一方,屡显神灵,方圆百姓顶礼膜拜,十分信服,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倍加爱护,加之偏僻难行,人烟稀少,被砍伐破坏的也少。莫非是铁牛禅师的佛力保护才留下了这块难得的人间仙境? 其实最美的景点在贵清峡。从禅院下到沟底垂直高度一千米,据说近年来政府筹拨了大量的资金,劈石凿岩,架桥修路,弯弯曲曲,用片石、鹅卵石修了一条一千九百九十八个台阶的“路梯”,毫不夸张地说这条“路梯”简直是垂直而下,宽不足一米,绝险段用铁链围栏。幸亏我年轻时喜爱体育运动,又在线路上摸爬滚打干了几十年,无论是上“路梯”还是下“路梯”都把比我年轻了许多的司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但着实又有了一次气喘吁吁、心跳腿颤的体验,比爬泰山艰难多了。沿着这条路攀援而下,一面面如斧劈刀削般的峭壁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直面而立,几副苍健有力的“贵清仙境”、“云崖飞瀑”、“烟雨秀色”等大字镌刻其上,真想象不到是怎么刻上去的。巨石斜立,悬石危峭,我们心惊胆颤地从巨石旁绕过,不敢摸它一把,生生地怕站立不稳倒了下来。绿盖青岩,藤蔓匝地,杂树茂草,烂漫山花,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忽”的一声惊起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惊叫着像箭一样飞向远方。特别是那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如虬龙游首,如鹏翼冠盖,如剑刺苍穹,如展臂迎客,够你想象的了。同行者为如此美景而感慨:“若能以巨松为笔,蘸清泉为墨,留迹于千仞之壁,吾愿足矣”!我笑骂他“竖子狂生也”!众皆大笑。 好不容易下到沟底,一片不大的方圆却又是一番美仑美奂的别样景色。抬头仰视,劲松入云,奇峰破天,壁立千仞,两峰之间一股清瀑飞流直下,乱流击石,水溅飞花,雾洒石阶,声震八方穹窿。脚下,滚石遍地,积水成潭,哗哗波涛,生于其间,我不忍得这飞瀑清泉白白流淌,在细雨中掬水畅饮,真是渗人心脾,清人肺腑。这一饮,涤洗了坦荡形骸,荡尽了污泥浊水;这一饮,忘却了多少人间烦恼,忘却了多少是是非非。穿梭翻飞的雀儿,欢欢鸣唱,飒飒林风吹散了不时飘来的雾霭,片片红叶加杂在残绿之中,分明是已到深秋。同伴也因为这绝色美景的陶醉“吼”起了川味十足的号子,我不由得戏他五绝一首:“何人乱嘶吼,野号污清潭;我若放歌唱,邀来天上仙”。他回敬我道“汝亦狂生也”!此时的我和他已是今夕何夕、物我两忘了。 贵清山,贵在青青的山,贵在清清的水;贵在叫人陶醉,贵在叫人难舍。何时能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