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贵清山之行 |
[游记]贵清山之行 |
2008-01-12 live.com |
January 08 五月四日,经过一夜的休整,大家都感到轻松了不少,偏偏天公不作美,一早起来,天色就灰濛濛的,仿佛在酝酿着什么,又仿佛在预示着什么,但不管怎样,今天的日程安排是游贵清山,争取晚上回兰州。 车出了天水,向南而行,路面不是十分的平坦,好多地方还在修路,加上天色的阴沉,车厢里没有了笑语盈盈,反而显得格外的沉寂,只能听见车行路面的轰然声。时至中午,车已到了嶂县,出了县城,向东行驶,预计下午两点能到达贵清山,争取四点离开,还是可以回兰州的。可是一出县城,天就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一会就变大了,忽大忽小,加上大家都不识路,又走了很多的弯路,到了贵清山山脚下,指示牌分明显示此处离贵清山主峰还有28公里。大家都有些失望,有的表示要回头,有的认为即来之则安之,最后领导人一语定乾坤,决定继续前行,越往上走,路面越泥泞,也就越滑,雾也越大,笼罩了整个山头,根本看不清远处的山色。小心地行驶,以防车打滑,慢慢地前进,突然司机大哥说,“到了”。随着这一声,大家都振奋了不少,果然,山路的中间横竖着一块门牌楼,上面写着“欢迎到贵清山来”,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就这样突兀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两边的松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树干很粗,很高,与前面的山路相比,也只有几步之遥,而景色却是如此的不同,造物主真正很神奇,偏偏选这一方风水宝地,但路面太泥泞了,而且雨还是下个不停,到达山顶时,已时下午五点三十分了,此时下山,危险性很高,不得已,只好在山顶上过夜了。 早晨天色微明的时候,就听见外面鸟声啾啾,不仅令人心旷神怡,出门观望,但见微明中的山色已是十分清淅,远处的山,深深地青色,近处的树木,耸然而立,鸟语此起彼伏,真的很象是在开音乐会,而这些,在城市中是无法听见的,这才叫做真正的赏心悦目。因为路面泥滑,只好从山顶的小商铺里买了双球鞋,跟随大队人马,吃过早饭,开始了我们的贵清山之游。 我们从中峰开始下山,但见两面山峰好似刀销斧凿一般,垂直而立,向下望,深不见底,只听见松涛阵阵,在两峰之间,有一座木制的桥,匠心独运,古人的遗迹,处处可见,叹为观止,,尤为可叹的,是二千六百年前的一颗松树,树身之粗,需合七人之力方能将其环围,被后人称之为“树王”,但是很可惜,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树王”,已是枯枝倒地,被蝼蚁吞噬一空,只留下一副树身,供后人观瞻。 从中峰峰顶,有一阶梯只通山底,美其名曰“天梯”,顺梯而下,刚开始,比较好走,边走还能边观赏周围的景致,到处是树木参天,灌木丛生,此时,天色也似乎为我们的诚心所感,渐渐地开明了,远望群峰,但见有的形如鸡冠,便命名为“鸡冠峰”,有的形如毛笔,便命名为“毛笔峰”。但山势太陡了,无法在这两座山峰上攀缘而上,只好留下遗憾继续往下走了。 随着天梯两边树木的变化,我们猜测着可能行程已经过半了,松树慢慢地都变了,已找不到山顶上那种针形叶了,替代它们的是阔叶树木,此处应为温带林了吧?轰然的水声突然贯入耳中,不禁惊叹,“听见水声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快到山底了。而此处的天梯,越来越滑,况且每个阶梯的宽度不足成人的一脚之长,只能侧脚而行,十分惊险,疲劳已忘得无影无踪了,快到山底的时候,竟然看到了藤条,这是热带雨林中才有的景象,在这里竟然也让我们目睹了,自然的神奇,再次展现在人类的面前,令人叹为观止。一山之中竟有三种气候,从寒带的针叶林,到温带的阔叶灌木丛,再到热带雨林的藤条,阔叶林,一日之间,我们竟经历了三种自然带的变化,可谓不枉此行。 顺着水声,下到了峡底,但见小溪样的河流呈现在了眼前,却不知该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顺着河流是出峡的方向,于是整顿人马,顺流而下,但不巧的是,因为昨夜的一场大雨,使山间的这条小溪已开始涨水,名副其实地变成了一条河,顺流而下,走着走着,就没有了路,抬头四面望去,路却在河对岸,要想过去必须过河,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搭桥渡河,这使得大家都深深地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含义,也明白的团队精神的重要。就这样,从河面上过来过去,过来过去,有惊无险地前进着。但越往前走,河水涨得越高,河面也变得越来越宽,河中原有的石头,已被淹没在水中,无法让我们安全渡过,危险系数越来越大,无奈,只好挽起裤脚,赤足涉水而过,但因是初夏,天气毕竟还不是很热,初次下水,就觉得河水冰凉,很是渗脚,多过几次,也就习惯了。在峡底的小路前进了约两个多小时,都没有碰到一个游人,真是人迹罕至,陪着我们的,只有山中小鸟愉快的歌声,而此时,太阳也不吝啬地露出了她的笑脸,洒下了阳光,斑斑点点地透过树间的缝隙洒在了小路上,使我们增强了信心。不知走了多长的路,不知来回过了多少河,终于听见了人声的喧哗,原来有一队游人也进了峡谷,不过他们是从底向上攀登的,看来,我们离目的地已不远了。 随着路面的加宽和河水的壮大,终于,我们看见了一队马队,说是马,其实是骡子,一匹匹打扮地非常俊俏,在一片空地上等候着游人,但要到达哪里,还需要渡过一次河,而这次的河面上人为地搭着一座独木桥,是用三根树干横放在河面上而已,颤颤悠悠地过了独木桥。这时的感觉就象是终于到达了终点站一样,但为了骡子的价格,又和这些驮夫们争论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达成了协议。骑在骡背上,顿感轻松了许多,仰头而望,但灌木丛生,山峰耸立,驮夫远远地指着一座较矮的山峰说,那就是“神笔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真的有一座形如毛笔的笔尖的山峰,惟妙惟肖,又一次感叹了造物主的神奇,一路之上,驮无不断地给我们解说着这景那景地,尤其是一座“骆驼峰”,因为我们就行走在它的下面,所以无法看见它的全貌,真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了。临近峡口时的河面上,搭起两座人为的拱桥,我们是骑在骡背上过的河,自独木桥到峡口,共过了六次河,而在峡中,我们却不知涉水过了多少次河,回头望去,但见峡谷内风光无限。但愿下次能再来贵清山,你真是甘肃的骄傲。 从峡谷出来,已是下午一点三十分了,也就是说我们在谷里整整花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山顶下来,到从谷中走出,路途遥远,但似毫没有觉得疲惫,也许是在惊险中忘却了吧。但是在回到兰州下车时,却感到小腿肚象灌了铅一样的沉重,这下我必须好好休息几天了。 此次贵清山之行,饱览了甘肃神奇的景色,才知道在大西北的深处,也有这样的一处人间仙境。 5:42 A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Send a message | View trackbacks 0 | Blog it Comments
|
转自:http://cid-45cc0be5d177482e.spaces.live.com/Blog/cns!45CC0BE5D177482E!119.entry6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