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玉虚洞    当地介绍

[游记]玉虚洞    当地介绍

2008-02-11    17167.com

奇岩笑迎天下客,幽洞流连古今人。在明溪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多奇岩异洞;位于县城 2公里处蟠龙山下的玉虚洞(因洞口终年滴水,又名滴水岩),就是众多溶洞中最为神奇的一个,自古被喻为“武夷三绝”之一。玉虚洞为喀斯特地貌,面积12公顷,是一处集奇岩、幽洞、清泉、怪石、古树、古建筑和摩崖石刻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游览福建的名山大川,不可不游玉虚洞。如果把祖国的黄龙洞、双龙洞比作大家闺秀的话,我们玉虚洞就是小家碧玉,巧小玲珑。我国古代游记名著《天下名山游记》,写福建的仅有 8篇,而其中就有一篇《游滴水岩记》。文中确切标明了滴水岩的方位,描述了奇特的溶岩景观,作者对比说滴水岩比武当山的华阳岩还好,还生发感叹:“此岩之奇,天奇之也。”作者宗臣是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官至福建提学副使,曾率众击退入侵的倭(wō)寇。他与汀州太守徐中行为友,于明嘉靖三十七年督兵西征,顺路游了滴水岩。《游滴水岩记》不仅是福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学作品,而且是现存比较完整,有知识、有见解、有感情的早期游记,值得后人珍爱。


慧铭桥 步上造型别致的慧铭桥,桥下是清波荡漾的玉虚池。游人登桥,思古抚今,以池为鉴,想是非得失之事,悟兴衰成败之理。有此智慧之旅,铭记难得之游,所以 就引出此桥为慧铭桥。

飞云仙舍 拾级而上,渐入佳境,路旁披绿拥翠、鸟语花香;头顶悬崖倾斜、 巨岩逼人。石壁上有“飞云仙舍”四个大字,是说飞云底下,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家园。 来宾畅游玉虚洞,也尽情地作一回神仙。

来风洞 站立“来风洞”洞口,气象万千。即使在盛夏,也有凉风徐徐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到了寒冬,一股热气吐云播雾,使人温暖如春。洞口有棋盘石,洞顶有灰褐 色的双龙翘首凌空欲飞。明代参政顾元镜诗云:“棋子声中鹦鹉叫,玉龙飞上玉虚宫。”多么富有诗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古时洞中有龙蛇出没,经常出来作祟害人,后被玉虚仙翁镇服,因而此洞名玉虚洞。

蓬莱洞 玉虚洞分明洞暗洞两层,拥有1河、2厅、3廊、4园、5亭台、72景点。 暗洞又分来风洞、蓬莱洞、申阳洞、通天洞、鸿朦洞。走进蓬莱洞,步移景换,犹如走进 一个千奇百怪的动物展厅。请看,这里有鹦鹉石、鸡石、象石、蟾石、虎石、龙石、龟石、猴石等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还有传说中玉虚仙翁留下的仙渠、仙床、仙靴、弹指石、炼丹炉等遗迹,惟妙惟肖、充满奥秘。这里的一线天、倒挂琵琶、石梅开花等奇观,也让人刮目相看,叹为观止。洞中蝙蝠很多,在我国,因“蝠”与福同音,蝙蝠成了象征好运和幸福的吉祥物。蝙蝠粪便是中药材,据说活到500年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白蝙蝠风干后研成的粉末,人能长生不老。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翩翩翻飞,为妙景增添一番情趣。各式各样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幔与石涧清泉在彩灯的映射下,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两眼生辉。洞内的暗河到底有多长?没有人进行过专门的考察,但有人做过试验:从洞里倒下一筐稻壳,两天两夜之后,在东南方向13华里处的廷坊村的小溪里见到这些稻壳。

鸿朦洞 玉虚洞是洞中藏洞,石径相连,洞洞相通。从蓬莱洞登攀10余米高的 石径,便到了鸿朦洞。洞内崖危穹高,若明若暗,朦朦胧胧,故名鸿朦洞。

桃华洞 离开鸿朦洞,便到了桃华洞。洞厅宽敞,洞壁光滑多彩,宛如宫殿, 可容近千人小憩。这里有仙桥、佛头岩、祥云岩、隐鹊岩、跃鲤石等等,游客不妨找 一找,看看谁的眼力好。最叫绝的是岩壁上的 一小圆孔,名曰“虚鸣窍”,用鞋板轻拍,声似蛙鸣;置重物撞击,声振岩动,音传山外,因此,俗称天 鼓。据说此洞与通天洞相通,奇趣迷人。洞内外尚存自宋以来文人墨客所题咏的摩崖石刻百来处,并残40 多个碑座,可见昔日文风之盛,而且证明自古这里就是游览胜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辟为“红军战地医院 ”,凭借其隐蔽的环境,为红军治疗伤病员。山川有情今胜昔,如今,这里成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游览观光的人们络绎不绝。

仙源洞 桃华洞的外面是仙源洞,洞顶“垂莲滴珠”,岩泉长年滴落不绝;洞壁上刻满历代文人墨客所题诗词,即使不是出自名家的手笔,也值得细细观赏。还有冕石、 狮石、鼋石、危梁石和矗立在洞口三根气势磅礴的擎天柱,实在是使人称奇叫绝。这三根石柱分别叫左天柱、中天柱、右天柱。每柱需三人环抱,为镇山之宝。这里又叫观音殿,殿上设台,一旁肃立的滴水观音满脸慈悲、妙相庄严。这里的天泉水,不亚于上等矿泉水 。在此尝上一口甘甜爽口的玉虚泉,再到步月台散散步,听一听“玉虚镇妖”、“赖仙移柱”的民间传说,您一定会赞誉:明溪,玉石玉女玉虚情,山青水秀风光美,真地灵人杰也。

天柱阁 洞外还有振衣亭、天柱阁景观。提步下洞口,天柱阁临崖巍巍而立,此阁红漆碧瓦,翘角飞檐,古朴遒劲,可歇脚,也可凭栏俯视。近处怪石嶙峋,古木参天, 翠竹舞风,小溪水静静环岩而过。沿山有 花圃、梅园、杜鹃园、棕榈园,绿树红花以及缕缕白云飘拂,皆鲜活水灵、生机勃勃,真是洞内洞外景色俱佳。
据地质专家研究:大约二亿年前,本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

成喀斯特地貌;后来因地壳抬升,出现了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琳琅满目、千奇百怪的地下奇观。

振衣亭 振衣亭古名“迎仙堂”,明代文学家、《游滴水岩记》的作者宗臣嫌其腐朽之语,就改作“振衣亭”,成为玉虚洞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亭子毁于漫长的岁月, 1982年旅游部门在原地重建此亭,为纪念宗臣,仍叫“振衣亭”。

望月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吧,登望月亭去。沿着条石铺设的曲径,步步拾级而上,登上50余米的岩峰,沿途奇观异景俯拾皆是。草木争荣,古藤垂悬,虬松盘踞,翠竹摇曳,满山绿透,一派春色。站在望月亭上放眼四望,一箭之遥的石林、桃园、蛇园、尚书墓、雁遮岩、蟠龙斋舍尽收眼底。鸟瞰明溪县城依稀可见:渔塘溪穿城而过,大街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最美的是在明月夜,满月如冰清玉洁的皎皎明镜,周围一片银辉铺洒,山上山下都成了雕塑世界,夜风和虫吟谱成动人的爱情小夜曲。

转自:http://www.17167.com/sight/sight_detail.asp?id=5224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