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平游记:武夷山之旅——“岩茶之王”大红袍--云影当空的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南平游记:武夷山之旅——“岩茶之王”大红袍--云影当空的同程旅游博客

2008-06-25    17u.com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关于大红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某朝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臌胀,卧床不起,遍请天下名医,用尽了灵丹妙药,均不见效。后武夷山天心庙老方丈进献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命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九龙窠致谢。大臣到时,便将大袍披在神茶上,并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第二种是:相传清朝时候,有一文人赴京赶考,行到九龙窠天心永乐禅寺,突发腹胀,腹痛不已,后经天心寺僧赠送大红袍茶,饮后,顿觉病体痊愈,得以按时赶考,高中状元。为感念此茶治病救命之恩,今科状元亲临茶崖,焚香礼拜,并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大红袍遂得此名。 第三种是:大红袍因春芽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红艳,因而得其名,故历史上亦有“奇丹”之称

大红袍茶树仅有几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每年产茶量极少。大红袍属武夷岩茶的极品,武夷名丛中数大红袍享有最高的声誉可谓是乌龙茶中的“茶中之圣”了。武夷岩茶色泽澄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驰名天下。 正如当地民谣所言:“武夷山,三件宝,山奇水秀岩茶好。”武夷岩茶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尽享盛誉于世界茶坛,香飘四海,被视为健美茶而倾倒无数佳丽。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大红袍景区的入口处

景区里的一片片茶园。

想要看到那三株稀世珍品大红袍茶树,还有一段路程。

一路也是风景无限好。

这是一般采茶的标准:一芽两叶。

看到了大红袍了。

生长于天心岩上的那三种茶树,便是稀世珍品大红袍了,种植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千年的时间了,山壁上“大红袍”三个朱红字是由朱德题写的。

看完了大红袍茶树,本来还想去水帘洞,但现在的水帘洞没有水,只有光光的大石壁而已,没啥意思,加之我们团里另外几位游客今天傍晚便要离开武夷山,怕时间来不及,我们也觉得再爬山实在是太累了,于是就决定回去了。

回程的途中继续欣赏美景。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06527.html33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