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

[游记]武夷山游记

2008-07-01    xinhuanet.com

一、进武夷

火车一夜奔驰,黎明在即,星光依稀,如墨的大山沉睡着。

我匍匐在中铺,向窗外张望,黝黑的山野,渐渐清晰。我们一行十六人悄悄地进入闽赣山地。

同伴压着嗓音问我:“火车到那了?”说真的,我也迫切想知道,感觉武夷山已离我们很近了,便说,“快到了。”

不一会儿,大伙挤在窗口,山间梯田,深谷溪流,星星农舍,缓缓而过,无穷美妙,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民居越来越密集,简陋的民居取而代之的是霓红高楼。火车发出“咯噔、咯噔”的减速声,领队提醒大家检查一下自己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此时,导游揉着眼睛,提着牙刷、毛巾去洗赖,显然,他才起床。他漫不经心地打着招呼:“大家早。”朝他瞟一眼,也作敷衍。

2001次列车非常正点,六点二十分稳稳地停靠在武夷山车站。

车站坐落在南北走向的山麓,跌荡起伏的两翼山梁,一望无尽。出站检票,沿途远眺,武夷山市生机勃勃,她的身后是武夷景区,舒展着纵情的双臂,让人无法聚焦某处,只能游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

二、导游

导游姓冯,单名叫群。冯群导游在苏州接我们去乘火车时,我差点不敢认他,我们原先是邻居,同龄,记得比我小一届,毕业时没考上大学。次年,家中出了点意外,原本一心想靠理科的他,突然报考了体育专业。从师范毕业出来没干上几年体育教师,便下海从商,是成是败,不得而知。去年,听朋友说起过,他的一个朋友,与一个叫冯群的朋友,合开了一家珠宝商行,问我是否认识,我好纳闷,他怎么可能会干上这一行呢?我说,不认识。

昨晚,火车在杭州停靠了约刻把钟,继续往西南挺进,车窗外一片漆黑。我们一行八男八女,分两个铺位聚在一起聊天。冯导游捧着一个盒子,扬了扬说:“我给大家看几件东西,到了武夷山,可能要安排一段去珠宝商行购物的小插曲,我来给你们说说鉴别玉石的小知识,玩玩而已。”于是,便打开盒盖,环顾四周。我不喜好黄金、玉器之类,因此,听他开场“玩玩而已”,倒是蛮有兴趣地注意他的举措,见他环顾四周,满不在乎他们任意摆弄,他打量着每位的神色,说:“玉不怕真假,就怕不会鉴别成色。”此时,他的眼神与我目光相遇,他瞟来不知何意的笑意,滑稽而漠然。一句没有逻辑的语言,就在这“不怕”与“就怕”的一刹那间,掂量出它的合理性,“怜香惜玉”,往往一经触摸,忘乎所以,犹如热恋中少男少女,视淡漠为潇洒;视缺陷为个性;视卑鄙为慧心。

我真替脆弱的消费心理出一把汗。

“赏玉”接近尾声,我问冯导游,明天一早就要游览武夷山,我们许多人尚不知武夷山为何以武夷而命名,你给介绍一下吧。他漫漫整理着被翻乱的手件、挂件、佩件,脸上写着“无奈”二字说:“我武夷山还是头一会带团去,不是很熟,到武夷山后,有当地的导游负责全程解说,当然,我也全程随团陪同。”听了导游如此之说,我们还有什么话可以说的呢。

三、竹筏漂游 

我去过许多地方,民风习俗,大同小异,大凡提到接风,首选便是吃。“民以食为天”,诸子百家,无不推崇。武夷山也不例外,我们的交谊便从自助早餐开始。

用过早餐,我们乘大巴,去九曲溪竹筏漂游。

大巴出武夷山市,驶入武夷山风景区,公路依山而修,路边树丛浓密,种类繁多的植被,目不暇接。左拐右转,山不转路转。平缓的小山坡上,层层梯田,时而岩茶,时而稻谷;陡峭的山壁,挂川饰溪,逍遥在茂林中,如羞女默默地孕育着襟怀。我尚未尽兴,过一把穿行山谷、林涧之隐,车停下了,导游说:“苏州的朋友,请带上自己的随身物品下车,稍后,我们登竹筏,漂游九曲。”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称作星村,村不大,四周环山,民居古朴,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一片谷地。导游介绍说:九曲的上游叫桐木溪。我看到溪上一桥飞虹,仙凡界码头就在桥南堍。漂筏是从仙凡界码头随波而下。

我一路小跑,奔上桥面,打开摄像机,从西北的高山深谷,把镜头漫漫移向桐木溪、村落、桥面、仙凡界码头,拍下溪中齐云峰、白云岩的奇影。

“还在磨蹭着什么,快上竹筏啦——”,分组同坐一条竹筏的四位女同事齐呼着我。此时,我正忙碌着检查刚摄的景致,拍坏了,便成遗憾。呵呵,玩摄像机,我还是第一次,倒片一看,非常成功。

匆匆登上竹筏,流浪飞溅,竹筏急驶,我没水性,自然拘泥。喧哗中,迎面已近芙蓉滩,我恋恋不舍,回头张望九曲,未想,八曲也只看了个“背影”。船夫见我这般摸样,喊着:坐稳了,看前面。我不敢轻举妄动了,安安稳稳地端坐好观景。

此次出游,我查了资料,据史书记载,远古时,武夷山一带是一片泽国。有一个叫彭祖先人,乃是黄帝第八代世孙,尧帝封他于大彭(今江苏徐州一带)建大彭国。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开发土地,创业,辛苦之极可想而知。彭祖不仅开发了徐州一带,而且还开发了武夷山区。武夷山,原称荆南山,因彭祖带彭武、彭夷二子开发此山有功,故后人改称今名。椐武夷山市《平川彭氏家谱》载:彭祖“因慕闽地不死国,遂挂冠辟谷,隐于荆南山,生二子,长曰武,次曰夷,兄弟开辟荆南山,相传五十余乡,子孙世居焉,故俗呼荆南山为武夷山?”所谓“不死国”,是指优美宜人的长生不老的人间仙境。“人间仙境”,是指这九曲十八湾。我们现在听着悠悠棹声入境。

船夫告诉我们,昨晚武夷山下了场雨,今天,溪涨水急。可不,我们还没细赏阳光下霪霪雪泉那弥漫、晶莹的姿态,轻筏已近六曲。

六曲处,溪水渐宽成潭,溪北一峰,巍巍耸立,如白云系腰,丹衣悄然的巨人,那巨人被绿潭客隆,倒立其中。我撼意难掩,我问船夫,此为何石、何峰?船夫豪迈地吆喝道:天游!武夷山的丰碑。是吗,原来它就是天游!旅游日程中,登临天游有安排,然,我激切地欲朝拜它的魂魄。

不知不觉,筏儿轻巧地侧身一转,溪南,悬崖峭壁,鲜苔如泼墨,轰然如雷鸣;溪北翠竹翘首。那是凤尾竹,借着微风,跌荡如潮,撩人遐想。见此景,难以比似的焦躁不已,谁忍激活?胜景怀抱,重在览灵魂的淡泊与沉毅。

突兀,我想起仙凡界码头的对岸,应该是通往武夷碑林的捷径。一问船夫,他说是的。遗憾!我与白云楼阁擦肩而过,那可是武夷文化精魂的所在。虽然错过,却不碍。筏儿行在两岸丹崖间,“逝者如斯”、“空谷传声”等武夷山摩崖石刻,镌于砂岩峭壁,或禅意,或玄妙;或温婉,或荡然,浩然如上丰下敛的大王峰,魅力、神韵难掩,无不驱心碎,惹情醉, 心旷神怡于这“真山水”。

《真山水》石刻,在四曲的小九曲岩壁,抒写着大藏峰下“月满空山水满潭”(朱熹)的博大、灵动、和谐。“看,铁特尼克号。”船夫挥臂指向“仙钓台”,它如巨轮昂首向天,栩栩如生,令思绪回拜那生死相随的爱情故事,悟觉生命与自然同在。

是啊,游览九曲十八弯,我们拜读着先贤朱熹《九曲棹歌》那份色泽。

“哇——” 白鹭凌空,轻盈、舒畅,如仙来访。

我对同事说,若要写篇武夷漂筏小记,至此打住,余下三曲贮藏、眷恋。  

四、登虎啸岩

玉女峰的神韵,已在漂筏游览中相识,而她如何点化一曲之水的,似乎过于靠近她,反而漠然,说不出个所以然。听导游解说,武夷山可攀的奇岩秀峰很多,还有几处可以一睹玉女峰的神采。比如,虎啸岩。

次日清晨,气候宜人,我们去拜会虎啸岩。

途中我问导游,虎啸岩怎么玩?他一愣,略有所思地告诉我,武夷山是世界双遗产,即自然与文化遗产,神韵、内涵尽在自得。 进入景区,一路晨风缭绕,茂密的丛林,发出唰刷的音符,我们悠哉在山道上。山道是用如斗如瓜的鹅卵石砌成,细泉漴漴,似小憩、陶冶、潇洒于绵绵吴语的天平山庄(苏州西郊,山中处处可见向天之石。)

这是虎啸岩?那份听起来威威肃然、啸啸苍茫之气,藏于何处呢。

忽然,一道晨光冲进林子,万物血染,我越上小小的陡坡,眼前一片空旷,远处群峰如鳞,足下万丈深渊,那感觉神奇极了。而视觉的两梢更是令人跃然惊叹。东侧一石为峰,巍巍万丈,如残荷倒挂,通体褶皱斑斑,苍松封顶。西侧岩坡,层层叠叠,千疮百孔,峭壁间,雨林的花草、枝叶点缀着,显得阳刚而抒情。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虎啸岩。

此处,是个三岔道口,一路,是我们的来径;另一路,是条失修的古道,不知通往何处;再一路,则是我们将攀之峰——虎啸岩。

同伴在照相留影,我把镜头对准远处的群山,缓缓移动,漫漫记录,镜头定格在草丛上,茸茸的绿,细小的生命灿烂无限。通往定命桥的指路牌就在其中,沿着它指引的方向,沉沉的石阶,轻轻地贴着砂岩呈“之”字形攀延,我凭着摄像机的镜深追踪,一望无尽。

乖乖!我不得不掂量自己的体力、胆量、毅力。

登虎啸岩在即。

突然,出了个小插曲,同伴史先生有恐高症,看他咯咯发抖的样子,滑稽而替他惋惜,他主动要求出局。这,我们不能勉强,要出事的。谁来陪他下山呢?我怎么也没想到任先生会自告奋勇地自荐,任先生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生猛、洒脱。看来环境确实能书写一个“人”字。

愿他俩平安返回!

导游说:“下午的山更为崎岖、漫长、艰险。”

我暗自清点着人数,现在剩下八女六男,加上导游,一共十五人,我们终于开始登虎啸岩了。

我和最年轻的一位女同事在前,中间另外七位女士和俩位男同事,另俩位与导游紧随其后,这是最初的队形,我选了个位置,摄入镜头。此时,落在后面的周先生也眯着眼在对焦距,原来他也在捕捉这组珍贵镜头。其实,旅游中除了在标致物前照相留念外,游历途中的意外镜头更富回味。

虎啸岩的坡度并不算陡,比起黄山天都峰上的鲫鱼背之险,逊色多了。三尺有余的石阶,踏在上面非常稳当,外侧的水泥阑干非常坚固。石阶是在砂岩上凿琢出来的,随山势的凹凸,石阶也跌荡。砂岩横断处,路不好修了,干脆飞梁而出,象个精巧的小阳台。倘若游客登临而转身远眺,十分安全。我注意到,往往出现这样的“阳台”,观赏风景,则一望无边。

不一会儿,路渐渐平缓 ,两边坡面如草坪,绿绿的细长叶儿似剑,娇滴滴地半卧着,鹅黄色的花儿和着微微山风轻舞着。我酷爱花草,便蹲着拍摄,率先赶上来的同事一个劲地喊着:“快来看,快来看!好漂亮的一片黄菜花。”都快三、四十岁的人了,那喊声却象少男少女,不,更像是一群孩子的童声。

“童声”,欢快声飘荡,惊动山鸟,我的视线顺着鸟儿飞去的方向,玉女峰扑入我眼。淡淡的云、薄薄的雾,她着装葱郁,依着半面池镜梳妆。那池镜,是温婉的一曲溪水,那绿,是女儿绿,是武夷山的精灵,若不是亲临,踏上这虎啸岩,不!应该称他“好汉坡”(虎啸岩,当地称之好汉坡)怎感玉女峰的神奇、清芬、大气。

登虎啸岩前,我掂量过自己的体力,爬上去可能非常勉强,即使能荣幸地征服此峰,接下来的游程会怎样,心里没个底。可我欲借此游,测验一下自己“实战”下的体力状态如何。

仰望不见峰顶,俯视游人如蚁,登山者一般都有这样的惊叹,此刻一旦歇下,往往就不想走了。我兴致勃勃,显然登此峰绰绰有余。我仍和陈女士走在最前面,她的脚步比我轻盈,青春总是令人羡慕。陈女士惋惜地问我:“怎么不见云。”

转自: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5-09/09/content_3466997.htm2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