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下) |
[游记]武夷山游记(下) |
2008-06-10 hexun.com |
武夷山游记(下) [原创 2008-05-28 12:34:34] 下午我们去九曲溪漂流。在苍郁青黛的群山中,拥着一泓碧绿的水,逶逶迤迤,一曲一弯地沿着山绕过去,十分的幽远和深邃,这就是九曲溪。九曲十八弯,像一条碧玉带,环绕在群山之间。 沿途的山石幻化出许多有趣的名字和传说:孔雀开屏、狮子山、乌龟下水、象鼻岩、青蛙山、玉女峰无不惟妙惟肖,玉女峰则是武夷山的形象标志,竹筏漂过玉女峰时,我从竹筏上拍下了她的倩影。 坐在竹排上,清凉透澈的溪水在竹筏上缓缓地漫过,不时飘下雨花打湿了我们的行装。我们仿佛是穿行在一扇扇巨大的水墨画屏之间。 上了岸,就是游览武夷宫、朱熹纪念馆了。 朱熹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一生与武夷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71年生涯中有40余年时光是在闽北和武夷山度过的。朱熹14岁时其父朱松病故,即随母从建瓯来到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24岁首踏仕途,赴泉州任同安县主簿。历4年后回到崇安,筑室武夷山中,讲学著述。宋淳熙四年(1177年)朱熹在提举武夷山冲佑观期间,完成了他集理学之大成的代表作《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这两部中国哲学史上重要著作的问世。54岁时朱熹由浙江任上返回福建,在武夷山隐屏峰下创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聚众讲学,历时5年之久。四方学子,接踵而来,武夷山因而被称为道南理窟。 此时正逢雨歇,一片翠意之中倒显得格外清静。在朱熹的塑像前,不由而生怀古之幽情。 第二天上午我们先去游览一线天。在九曲溪幽邃的峡谷里,有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从洞口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 我们到得比较早,排在前面的游客不多。虽然石阶不陡,但是夹壁之间最窄处的宽度不足一尺,一般的人都要侧身而行,胖一些的人就要摩腹擦背慢慢挤过去了。所以通行的速度缓慢,有时还要停顿很长时间,估计又有胖子被挤住了。出来后一看,后面的队伍排成了长龙。 最后游览的景点是虎啸岩。相传曾有仙人骑虎吼啸其上,故名。登到半山的岔路口后,等了好长时间,不见南京分公司的几位上来,其中有一对夫妇带小孩的。我和导游商量后,因为我以前来过,我就留在岔路口等他们。结束了这个景点的游览,回到乘车点,上了准备返回武夷山山门的车。一点人数,少了7位,大吃一惊。因为是景区游览车,不能久等。导游只好安排大部队先走,把我从车上喊下来,一起寻找失踪的同事。哈哈,谁叫我当这个团长的呢!还好,通过多方联络,终于找到了他们。原来他们下山时,跟错了一个由美女导游的团队,又往一线天转回头了,而且7个人也散开了,急得导游直跳脚。约一个小时后,他们分别找到了我俩等他们的地方。集合队伍,走出山门,结束了游程。
|
转自:http://shhdfg.blog.hexun.com/19588603_d.html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