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

[游记]武夷山游记

2008-07-01    tianya.cn


.天游峰
170多米,在狭窄黑暗中享福了近半个小时,终于重见光明。
36奇峰、99 巨岩,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原来武夷山乃典型的丹霞地貌,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亚热带的气候和湿润的环境,风化的岩石表层土壤利于植被生长,为群峰、巨岩披上一层绿装,山麓峰巅、岩隙壑嶂都生长着翠绿的植被,到处可见石上林立,石上草生的美妙景象。这垂直而下的岩石,这碧树寸草,仿佛是一幅幅水墨山水画,美不胜收,壮观而苍劲。
400多米,相对高度200多米,就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立在那里。到武夷山的次日早晨,导游领我们登天游。是啊,山登绝顶我为峰 游名山不登绝顶岂非遗憾。





60多公里,进入这东部丹霞地貌后,婉转曲折,水断群峰,山临一水,遂成就此一方山水。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这还没有完,据说,朱熹居住武夷山时,在老鹰岩的半山处修有一亭,背山面溪,实是世外桃源之境。每逢月圆之夜,朱熹携夫人登亭览月,斯时空中月、水中月、杯中月、心中月,四轮明月交相辉映,两情相悦间仿佛羽化而仙升,把那“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一套也暂且放下,先放浪形骸,把酒言欢可也……

14岁那年遵父遗命来武夷山投其父生前好友刘子羽,其后断断续续在武夷山居住了50多年。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理学思想,也与武夷山有着深厚的渊源。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时任浙东提举的朱熹因弹劾贪官受挫而去职,在武夷山结“武夷精舍”,自号“仁智堂”主,开馆授徒,一时间天下大儒云集,此后八年见,来武夷山与朱熹探讨学问的学者、求学的学生达数百人之多,蔚然岭南文宗。后人有诗称赞朱熹及其传人在武夷山的为学之举说:“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发展完善了理学思想,使之成为其后700年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它也好似一把双刃剑,纲常之道统一了人心,也禁锢了思想。作为思想家的朱熹,成败莫论。朱夫子作为教育家无疑是成功的,其一身创建了武夷书院、紫阳书院等四所书院,重修了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等三所书院。其弟子虽无三千,与孔丘亦不逊多少了。朱熹以为作学问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提出的为学之道在今天看来,仍值得认真揣摩、体味。朱熹在为白鹿洞书院重修做的《学规》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为学、修身、接物之主张,深刻影响了后世学人。
31岁时拜在程颐三传弟子李侗门下,终归理学。这位理论很复杂,教书很成功,仕途颇曲折的理学家,生活在南宋偏安的时代,其经世之想,未能为南宋小朝廷的没落注入生机。在生命终了前确成了结党营私之徒,被朝廷所打倒。思想家的命运总是很曲折,也很危险,这也许是宿命,想给别人洗脑总是件危险的事情。
1244年后人重建时易名为书院。这是一栋三进两院的房子,为当代重修。大门前有一牌坊,上书“武夷书院”四个大字,牌坊左前方空地上立有朱熹坐像,一手扶腿,一手抬于胸前,似讲学状,颇生动。牌坊后的大门上有“学达性天”四个大字,是为学问、通达、人性、天道,大约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吧。现书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两边的厢房内保留着书院过去的土墙、木窗和地砖,似可遥追当年之况。书院最后一进正屋内模仿了当年朱子讲学的课堂,正墙挂孔子像,朱熹立于像前,手持书卷,两旁各有书桌。书院展览介绍了朱熹一生为学、授业历程,历历之下,颇感沉思。书院讲学、私塾开馆、官学是封建社会教育体系的三大块,官学无疑要体现正统官方思想,私塾分散且层次参差不及,惟有书院思维活跃,流派分呈,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上熠熠生辉……

转自: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16017&PostID=95453142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