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厦门-武夷山 |
[游记]厦门-武夷山 |
2008-05-22 sina.com.cn |
为避开十一黄金周,我们5号才从北京出发去厦门。 我十一前就开始身体不舒服,一直也不好,忽冷忽热,头也痛得要命。但是因为机票早已经预定好,不退不转,只好咬咬牙,硬着头皮打包收拾行囊。在机场和同事汇合,将近3个小时飞机,抵达厦门。 初到,走出机场,潮湿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北京穿来的那套行头此刻变得臃肿不合时宜。坐在出租车里,看着窗外远近的风景,虽然走过的城市不多,但是,类似的混凝土建筑却已经看得令人疲惫,除了路旁的热带植物,没有什么能够令人新奇的景色。 我们入住的希尔福酒店坐落在老城区,周边的建筑比较陈旧,但是这种陈旧却让我有一种亲近的感觉。酒店不大,里面装饰一般,但非常安静。当初选择此地,一个重要原因是提供免费SPA,不过非常遗憾,我们在此住了2晚,却没有时间去享受这一免费服务,白白浪费了她的价值! 在厦门的两天很休闲,到达的当天晚上去吃海鲜,到现在,同事还念念不忘那晚的鲍鱼。临走的那晚又去小眼镜吃了一顿,超爽!后两天时间,去了南普陀,厦门大学,炮台和鼓浪屿。 提起南普陀,除了闹市间的寺庙这点外,没有过多印象。行走在佛堂前,看着来来往往求神拜佛的芸芸众生,就不由为佛感到无奈,每天烟熏火燎,熏也会熏得头痛,又何况车水马龙,无片刻清静,这样的环境,应该不是佛祖们期望的吧?穿过层层院落,沿着后山拾阶而上,随处可见被袅袅香烟供奉的佛像。从另外一条路下山时,路过观音堂,堂顶上有多只母鸡在悠闲的散步,一派其乐融融的姿态,恐怕连观世音菩萨都要羡慕。 厦大距离南普陀不远,我们步行过去,花了大概20分钟,一路上,游人熙熙攘攘,沿途品尝了一项厦门特产-米兹!味道不错!厦大的校园很美,但当时我们顾不上她的景色,因为临近中午,饥肠辘辘,加上天气闷热,一心想找个地方休息,结果吃了有史以来最难吃的一次宫保鸡丁,巨咸啊! 穿过厦大校园,去参观古炮台,因为门票价非所值,我们只在炮台门口照了几张照片便沿路返回了。当天晚上去逛中山路,品尝黄则中的花生汤。喝个汤像打仗,其实味道也就那样,不明白为什么那里生意这么火。 厦门作为一座临海城市,除了海,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倒是鼓浪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上岛的那天,天气不好,小雨一直淅淅沥沥的没有停。我们五个,沿着巷子走得也很随意。古老的房子,高大的树木,满眼绿色的爬藤植物,以及,悠闲如斯的人。沿途停停走走,只想尽情享受这里的温馨宁静。途中在一家咖啡小馆坐了半晌,读到menu上那句名言:‘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印象颇深!咖啡馆的坐落之处其实很僻静,能到这里要么是慕名而来,要么,是好奇如我等,又稍加小资情怀的人们。坐定之后,喝茶聊以养神,看着雨发呆,多么惬意,时间不浪费,还能做什么呢? 到达菽庄花园,只照了照片,便去参观钢琴馆,音乐的门外汉,实在不懂其中奥妙,不过看个热闹。但是那几间落地窗的大房子很吸引我们的目光,若能每日坐在地板上,看着潮起潮落,又或欣赏海上明月,听着隐隐涛声,真是梦境一般的生活啊! 傍晚坐轮渡返回厦门,吃罢小眼镜,便在宾馆附近找了家娱乐场所,开打麻将,直到晚上8点,才启程去机场飞往武夷山。 在武夷山住的九龙湾别墅酒店,依山傍水,环境相当好,就是有些偏僻。好在我们找的当地旅行社,可以随意用车,倒也方便。武夷山整个行程由我们自己决定,具体操作则交给导游。导游陈小姐人是本地人,性格很好,经验丰富,而且据说还是品茶高手,被称为茶鬼。(武夷山岩茶天下闻名,大红袍更是享誉海内外) 我们在武夷山的时间是十一黄金周后,8号开始,恰恰是那里的淡季。而偏偏,那几天也是台风开始在闽浙边界登陆的日子,好在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只是有些小雨。我们反而因祸得福,躲过了暴晒的天气。 一路玩下来,见不到几个游人,心情大为舒畅!旅游,是观看风景,感悟自然,最好,好友同行,分享心境。如果想看人头儿,就不必跑这么远了! 水帘洞和大红袍两处是我们第一天的安排。其实,景点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讲就是个可以休憩的地点,真正的乐趣在于走向它的那个过程。 水帘洞,因为已经过了雨季,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细水从山顶泻下来,落在山下的这个小水池里,水池几乎露出池底。我们听导游的话,沿着这个小水池转了一圈,指望着淋些水帘的水,粘点福气。水帘洞一侧有石阶通往半山腰,那里建有一个三贤祠,里面雕塑着朱熹和他的老师,以及师兄,具体名字记不清了,都是当时的理学大家。因为朱熹曾经在武夷山讲学,著书,这里很多的景点都和他有关系。多年前有一部讲述朱熹和胡丽娘的电视剧,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山上还有一个小祠堂,据说就是胡丽娘曾经的住处。 离开水帘洞,奔向下一个目标-大红袍。沐浴着淅沥的小雨,我们沿着山路前进。前面有一段山路两侧种着茶树,大红袍,水仙,肉桂…..等等我们分辨不出来的小灌木。再走上一段,两侧的山渐渐高了,空气也更加清新,有一股阴凉的感觉。一侧,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地流动,几尾小鱼穿梭于石缝间。因为水寒,这里的鱼儿都长不大。 途中还经过一个小寺院,只看见香火,却没见到和尚。寺院对过的空地上,种着庄稼,和尚要糊口,也不能光靠布施,劳动还是生存之本。 一路走下来,入眼皆是是绿色,这是南方的山与北方山的一个很大区别。到达大红袍,看到了哪三株已经作为文物被封的三株茶树,远远的,长在半山腰,被人们参观议论,因为它们的历史,也因为它们的传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4ebb601000ary.html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