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 穿行福建(一)

[游记]武夷山游记 穿行福建(一)

2008-04-24    com.cn

Post By:2008-2-1 0:20:05

从宾曦洞下山是一道绝壁上的凌空悬梯,一大队人排着走,倒也不觉得恐怖。可是回过头来仰望,见悬梯仅一面贴壁,其余上下前后左五面凌空,真能使人惊出一身冷汗。

下完几折很高的悬梯到了岩底,绕过一尖尖立岩,称为“拇指山”。名称倒也贴切,不过看其形状应是小拇指,可是谁又能有如此巨大之小拇指噢!
一道山路去往虎啸岩,一路没什么景点可看。走了十分来钟就到了大名鼎鼎的“虎啸岩”。
所谓虎啸岩,只是半压在头上的一大片山岩而已,看后十分失望。

走了一会儿,望见了前面天成禅院的观音石象,接着便到了虎啸八景之一的“语儿泉”。据说泉水流淌之声轻快清脆,好像婴儿牙牙学语。但我们既未见泉水,也未闻其声。只见干石水槽基上立着一块水泥碑,上面刻着一首《语儿泉》诗:“夜半听泉鸣,如与小儿语。语儿儿不知,滴滴皆成雨”,落款“甲戌秋月,山野墨人林旭书”。一道干枯泉,加一水泥碑就算是什么虎啸八景,真是败兴!
据记载,语儿泉水甘美清芳,如冲泡武夷岩茶则无以伦比。清袁枚曾言龙井与之相比,直如玉与水晶。如今却连泥浆都没有一杯,也许是环境破坏的缘故吧。我们去过镇江的天下第一泉,垃圾满池。扬州的天下第五泉,臭水一潭。无锡的天下第二泉虽说还好一些,但也决不能饮。济南趵突泉,已经不能趵突。太原晋祠的难老泉已经寿终正寝,据说现在所见的是自来水混充的。我们国家的环境污染如此之严重,真是上愧对祖宗,下无颜于子孙,可叹可憾!
“语儿泉”虽然不堪入目,也留了张影,总算是到此一游过了吧。不远处便是天成禅院了。
天成禅院,原来是道教的洞天仙府。明朝时,道盛、元镜二位禅师在这里建了虎啸庵。清康熙年间,泉声和尚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名为天成禅院。民国时期,禅院逐渐废弃。至今仍破落不堪。
整个禅院仅土墙一堵,山岩两面,岩石一堆耳。山崖峭壁前倾覆盖于上,整座大殿无顶无瓦,而雨水不至。身居殿内,夜晚可见星月,侧耳可闻水声,天下寺院所绝无仅有也!据说山岩露水在此崖边滴流如珠帘悬挂,声若梵音,虎啸此景称为“法雨悬河”。可是我们却未见到滴水,更未听到梵音。烈日当空,何来水滴如珠,“法雨”云云,想来也是传说而已。

(待续)

访问 yk43yang 的博客

鲜花(0)鸡蛋(0)回复引用回复发纸条修改举报2008-01-25 10:45:09 3楼

删除

加黑

yk43yang积分:961
称号:四年级学生
在线:18908分钟
发表:391篇
个人信息

在天成禅院后的岩壁上,新添了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岩石雕像,据导游说是一位南洋华侨捐建的。浮雕莲花座高3米,佛像高10米。观音左手托如意,右手南无,放于胸前。面容端庄慈祥,佛光流盼。身躯随山势略带前倾,仿佛俯身探望人间苦难。真是慈悲为怀,一片菩萨心肠!

禅院大殿左侧有数块岩石堆砌而成的石洞,顶上之石刻有“玲珑”两字。殿前一堵黄墙垒于石片墙基之上,墙上砌有四块方石,分别刻有“天成禅院”四个红字。再前面,有在两块山石之间用石块垒筑而成的一道石门洞。两侧岩石上刻有楹联:“门内有人人至,洞中无物物逝”。红字行书,用笔十分飘逸,也是寺院中少见的。据说此门叫做“普门兜”,也是虎啸八景之一。楹联措辞似乎有些粗俗,但既然刻于此地,必定深有禅机。可惜我们参了良久,也猜不出来。

离开天成禅院后一路下山,又走了十分钟,路口有一块石碑,上刻“虎啸岩”三字楷书。无落款,不知何人所题。导游说虎啸岩景区到此就全部结束了。
接着是一道山间小路,大队游人排着队走路,却也是一道奇观。走了一刻多钟到了“一线天”。
一线天景区是三个相连的山洞。中间那个称为风洞,洞口敞开,洞内透光明亮。洞底崖壁上刻有“风洞”两个大字,上款是“宋景定元年春三月十六日”,下款已经看不清了。风洞岩顶极高,且左连灵岩洞,右通伏羲洞。故凉风自两洞透来,清凉无比,游人到此暑热全消。
因为通过一线天的速度很慢,所以游人在风洞排起了长队,一直排到洞外。导游叫我们跟着队伍走完一线天,她在出口处等我们。我们从队尾开始慢慢地跟着走,不一会儿后面就又排上了大串的游人。边上有小贩在推销手电,说是一线天黑漆一片,双手不见五指,不用手电难以通过。我正想着要买,妻子说先等等看。等了一会儿,队伍中却没什么人买,我们前面的游客说,根本用不着什么手电的。既然这样,我们也就省得买了。中国人喜欢随大流,那小贩如果安插一些“托”在这里,那生意也许会有改观。
排了许久,就进入了右边的伏羲洞。一线天大约有百来米,窄处不足一米。上仰可见山罅之间的一线天光,所以洞内并非伸手不见五指。夹成一线天的崖壁很高,高处有些白色的东西挂在峭壁上一动不动,据说是稀有的白蝙蝠。洞内的路时宽时窄,行走也时快时慢,有时还很崎岖,需要手脚并用。一线天不是风景,而是一种体验。那种在窄洞中摸索前进的体验非身临其境而无法言表也!
路不算短,在风洞排队是11点,走出伏羲洞已经是12点多了。然后与我们的导游会合继续下面的游览节目。
一线天对面有座山峰,虽然不高,可是其正面悬崖陡峭如立壁,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洞,据说有108个之多,当然谁也没数过。因为无路可上,谁也不知道洞之深浅。悬崖底部刻有“神仙楼阁”四个大字,旁边还有许多小字,因为距离太远,无法看清。再边上还有“天心明月”四个字,也许是指崖壁上之园洞犹如明月在天吧。可是天心何来如此多的明月呢?到是“神仙楼阁”十分贴切,神仙住的地方常常叫做“洞府”,这里几十层楼尽是洞府,尽可招待各路神仙,况且这里除了神仙也无人可以在此居住也。
边上有条小路,导游带我们去往“螺丝洞”。这条路上的游人极其稀少,一般团队都不去。可见这次钱虽化得多了一些,有些地方也还值得。
去螺丝洞又是一趟山路,因为只有我们三个人,所以十分宁静。有一段路是在悬崖上凹进去的嘴中,脚下是山岩,头上也是山岩,仿佛走在虎口中间。有时崖边有道栏干,防止游人坠下。有的地方却没了栏干,岩石坡上凿出的几道石凹算是台阶。走在上面稍有些紧张。
路的尽头就是螺丝洞。一大片山岩压在洞顶,洞口很低,里面黑黑的。我们只是在外面看了一下,也没敢走深进去,照了几张照就回头走了。

走了一刻来种的山路,又穿过了一个岩洞。此洞不长,两头都通,因而洞内还算明亮。洞口的几块岩石很怪异,上端尖尖,像道屏风似的摆在洞口。需要绕个弯才能出洞,出洞后回过身来一看,洞口旁的岩石上刻着“求天门”三个字。字体很古拙,也不知有何典故。但我们从天门而过,总是有些仙缘吧。

转自:http://hzueu.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7&Id=1023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