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建武夷山

[游记]福建武夷山

2008-05-22    sina.com.cn

福建武夷山山水秀美,风光独特,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赞叹。九曲游被誉为神仙游,乘上别具特色的小竹筏,只需两个小时左右,武夷山的无限风光就尽收眼底了。远古“漂来”的竹筏早在3000多年前,武夷山九曲溪就有了竹筏。据史书记载,古时九曲溪附近的居民渡江最初也是采用独木舟。九曲溪多浅滩,独木舟因此常常搁浅。武夷山盛产竹子,于是有人尝试把竹子用山藤捆扎起来代替独木舟,由于其吃水浅,在溪中便畅行无阻。自此,竹筏成为九曲溪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最早的竹筏虽能载人载物,但浮力不大,且容易腐烂。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开始用削去皮的竹子做竹筏,在头尾处各用两根小木棍上下夹住,再用山藤捆扎,这就是现今竹筏的雏形,可数年不腐,浮力也增大了。轻便的竹筏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顺流而下时容易激起浪花,溅湿衣物。起初,造筏人在竹筏前部放置木板遮挡浪花,后来,他们意外地发现竹子经火烤后很容易弯曲,于是把烤过的竹子弯成一致的角度,再捆扎成平底小船的样子。武夷山风光秀美,近年来,来此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竹筏也在适应人们的需求不断改进。原来,一个竹筏上有3个小凳子,由一位排工撑筏,现在,发展到有6张“竹沙发”,一位排工在前部撑筏,另有一位在后头掌舵,更加安全、舒适。九曲溪的排工有男有女,既深谙水性,又熟悉武夷山地区的人文地理,往往能兼任导游。如今的排工都是从武夷山旅游中专竹筏班毕业的,他们讲述起武夷山美丽的传说来更加生动、传神。最初,人们游九曲溪是乘竹筏逆流而上,从一曲到九曲,如果细细观赏,得花上大半天时间,可饱览四周风光。水浅流平的地方竹筏可轻松而过,水深流急的地方则需排工用绳子在岸上牵引。如今,泛“舟”九曲则是顺流而下,从九曲到一曲,一般只要两个小时左右。舟行九曲揽奇秀武夷山美在九曲溪,清澈晶莹的九曲溪被世人喻为武夷山的灵魂,它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平均宽约7米,全长仅9.5公里,却有9处曲折,因此得名九曲溪。山随水转,水绕山行,九曲溪的每一曲都好似一幅山水画。游人乘坐竹筏畅游溪中,可见两岸奇峰林立,令人目不暇接;水道似弓,浅滩接深潭,时而水面如镜,时而浪击飞舟。乘竹筏看山,水在脚下;戏水,山在眼前;赏洞,洞在岩壁,一派天然情趣。武夷宫前晴川一带为一曲。大王峰巍然矗立于溪北,溪南的狮仔峰上怪石嶙峋,两峰之间,幔亭峰、换骨岩、三姑石、铁板嶂、水光石、儒巾石等历历在目。乘筏行过铁板嶂,到浴香潭一带便进入了二曲。玉女峰亭亭玉立于溪畔,周围点缀着奇巧玲珑的印石、香流石,峰下的浴香潭潭水碧绿。这一段的九曲溪两岸竹林苍翠,翠竹与仙榜台、翰墨石、仙馆岩、镜台等相映成趣。峰回溪转,进入雷磕滩即为三曲。溪水顺南而下,形成一个弯环。仰望溪畔的小藏峰,可见古代闽越人的悬棺——“船棺”悬挂于危崖之上。大藏峰下有卧龙潭,经此向北过古锥滩,这一段为四曲。大藏峰与仙钩台隔水相望,溪畔的御茶园始建于元代。竹筏过卧龙潭,右转经题诗岩、小九曲北上至平林渡口,这是五曲。这里地势宽阔,隐屏峰下有宋代理学家朱熹创建的“武夷精舍”。五曲是武夷山风景的缩影,背山临水,风景极佳。沿溪北上,行至老鸦滩为六曲。六曲虽短,却因拥有天游一景被人们称为“武夷第一胜地”。竹筏过了老鸦滩再向西行,到百花庄附近的獭控滩,为七曲。由北至南,可见三仰峰、三层峰、北廊岩、天壶峰等。溪北的三仰峰是武夷山诸峰中的最高峰。芙蓉滩一带为八曲。两岸奇峰、怪石林立,雄狮石、水龟石、象鼻岩、骆驼峰、猫儿石、青蛙石等,使这里宛如一座小型的动物园。从嶂岩附近的浅滩到齐云峰下的星村镇,是九曲。举目西望,平原沃野,视野开阔。朱熹的《九曲棹歌》中说:“九曲欲穷眼豁然,桑麻雨雾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6724801000425.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