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厦门、武夷山之游散记(二) |
[游记]厦门、武夷山之游散记(二) |
2008-05-22 bokee.com |
飞机降落已经是近两12点了,星星点点的灯光下,厦门很安静。地陪小王说,台风碧利斯刚刚过去。这被洗尽了铅华的城市,闻着空气里都是负离子的清新。厦门与杭州相比,明显人少车少交警少,安静而清洁,被海风吹过,天空也异常的湛兰,蓝天衬着白云耸立着椰子树。对于陈嘉庚纪念馆、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院,我游兴不浓,真正让人沉醉的是海浪扑打岸礁的声音、沙滩上偶尔翻出来的贝壳、环岛路两边排排的椰子树。我喜欢宁静中的声音,这让敏感纤细的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海边风情。 导游带我们去的地方都是游客如织的景点,大家穿梭匆匆,等着在哪一个代表性的地方拍一张照片,南普陀,我们遭遇了大雨,我对宗教只有尊敬,香敬得有点不 那么虔诚。雨好象没有一点停歇的意思,而寺院里躲雨的和拜神的越挤越多,听小王说厦门大学就在寺院的左手边,于是拉着妈妈趟着雨向绿树掩映中的校门走去。我想我之所以会选择学校工作,一个原因就是一走进校门,就隔绝了世外的喧哗,这里的宁静还可以包容学子的无知,二十四年来我一直在学校里“求学”。厦门大学的美丽如同一张张经摄像师处理过的艺术照,可惜妈妈的急脾气总催我回到大部队中去,以至留下一个遗憾,没能让我完全领略整个校园。 厦门的海上花园鼓浪屿是来了必去的,坐轮渡上岛,依然是人山人海的游人。也许是我们旅游的团费不高,小王先带我们步行看鼓浪屿的建筑,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果然,在弹丸之地的小岛上荟萃了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筑,这里的建筑让时间回流,恍忽中小巷里一个素衣结辫的女学生拎着藤编的书箱跳上青台阶,轻敲雕花木门上的狮子门环,穿过种着木瓜、香槿和各式不知名的花草的院子,回眸留给看客一个回味的巧笑。在这想像中走这古老的巷道一点也不觉得累,不知觉过了郑成功纪念馆来到了日光岩,日光岩是鼓浪屿的中心景点,几乎是如插蜡烛一般大家很亲密地挨在不足10平方的岩顶,远眺厦门的高楼鳞次栉比。从日光岩上排队下来,再坐缆车就来到了百鸟园。百鸟园的鸟艺表演和别的地方的差不多,让鸟做算术、跳舞、骑小车、衔回游客手中面值最大的纸币,有一点小小的意外是在表演中,一只小鸟有点起义的味道,飞离了表演台,训鸟人到左边唤它,它哗拉拉飞到右边,训鸟人到了右边,它又飞到左边,总算回到表演台,训鸟人凶凶地拍了几下鸟头,小鸟眼盯着训鸟人手中的食物,牢牢抓住了训鸟人的食指,挨了打也没有再飞走,唉,鸟为食亡,更不用说让鸟做一些人做的事了。感叹中,一只孔雀给了我一个惊喜,在抖动它美丽的羽毛时掉一根来,我可不管淑不淑女,爬上小坡,乐不可滋地捡起来,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孔雀送给我的礼物,一路上和同行的两个小朋友斗争,一再警告他们不要打我这根孔雀毛的主意。百鸟园出来,也许看鸟都是“酒足饭饱”的样子,才知道时间已到12点半,原期待能最后吃点海鲜,结果紫菜汤和青椒鱿鱼点缀了一下餐桌上食物的简陋,就算和海的食物有点关系吧。饭后的时间属于自由活动,在购物街上,我们在新四海这家店里购足了特产,好回去送人,怕找不到机会去朋友说的黄则和,只能在导游的指定点买了,好在这里的馅饼口感香糯不腻,很入口。早就听说鼓浪屿有个别称叫钢琴岛,可是菽庄花园不在游程中,趁着自由活动的时间,请了假和周老师母女俩一起去了。菽庄花园是富商林尔嘉在1913年建立的,我们绕过亭台楼阁,终于在听涛轩里见识了各种钢琴,明白鼓浪屿之所以也叫钢琴岛,不仅仅是这里出了很多知名的钢琴家,还有这么一个钢琴博物馆。虽然我对钢琴一窍不通,但通过琴边的卡片介绍,也知道了这些琴身价令人咤舌,都是出自于名家之手。钢琴博物馆如同是一个钢琴的发展史,一些钢琴的设计特别是一些十八世纪的作品还真是没有见过,因为那时还没有电灯,钢架上还镶着古色古香的油灯,一左一右,恰好可以照亮琴谱和琴键。在琴声中回到室外,伴着海涛,异样的安静,也许菽庄花园属于自费项目,这里游人很少,日光岩、勾栏阁、九曲桥都在大海的背景下相谐一体。
|
转自:http://lilycleanpool.bokee.com/viewdiary.11787666.html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