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之行 |
[游记]武夷山之行 |
2008-05-22 sina.com.cn |
上得岸来,心还沉浸于山水之中,导游小姐引我们走进了《武夷宫》,漫步在“仿宋古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多为字画、木雕、竹编之类,古色古香的氛围,令我有了一种返朴归真之感,仿佛置身于古老悠远的梦境里…… 暮色降临之际,我们来到了灯火阑珊的山庄,是为品一品有名的武夷山岩茶。喝惯了故乡绿茶的我们,对于闻名遐迩的武夷乌龙茶,也有一种先尝为快的冲动。走进茶室,训练有素的小茶女,一边讲解一边冲泡起来,我们则静静地坐着,等待闻香品味。喝了一盅又一盅,每一种茶、每一道茶,其中真味,都各有千秋。最后一种是大名鼎鼎的“大红袍”(可惜只能是二代产品),其色、其香、其味,果然与众不同,品过之后,余香满口、回味无穷,或许是因其名声过大,我们就“情有独钟”了。据说那第一代“大红袍”只是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岩壁上四棵茶树的专有名,其茶叶历代均为贡名,产量极少,最高年份也只有七两八钱。九八年取出20克拍卖,竟拍出156800元人民币的天价,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 我们“狼吞虎咽”完热气腾腾的风味小吃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逛商店,采购武夷山土特产:笋干、菇类还有竹制品等。大包小包地拎回旅馆,然后心满意足地酣然入梦。 3月7日,仍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八点钟准时出发,游武夷山另一胜景:天游峰。当地有句顺口溜:“不坐竹排,等于白来;不登天游,等于白游。”可见天游峰在武夷山景点所占的重要位置。一路走过问樵台,碧漪亭,然后是卧云洞、嘘云洞,由于天气晴好,我们无缘观赏到云雾,真是一个美中的不足、小小的遗憾。当地导游小姐告诉我们,这一带依山临水的地方就叫“云窝”,因其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经常是白雾缭绕、青烟霭霭。特别是春冬两季,这些洞深处的暖气蒸腾而上,在洞口遇到低温就形成白雾,飘渺氤氲,甚是优美。 一路过去,我们虽然没有见到“幽兰生谷香生径”的幽兰,却目睹了“方竹满山绿满溪”的方竹,我们家乡的竹子,是一棵棵挺拔独立地生长;而它是一丛丛几十株同根而长,细细长长的,到了顶部,因枝叶茂盛而拥挤着向外伸延,千娇百媚、苍翠欲滴,点缀于山水之间,独特亮丽。在“水月亭”里环顾四周:苍崖壁立、绿水如茵。据说在此赏月,可以看到四个月亮,由于游客过于拥挤,我们没能让导游一一指点讲解。走进“茶洞”,里面有矮矮的茶树和高高的桂花树,令我想起了以前在杭州“满觉垅赏桂”的情景:秋高气爽的日子,桂花树下摆一张小方桌,几个朋友坐下来,泡上一杯西湖龙井茶,悠闲地谈天说地。风过时,会有香香的桂花飘落杯中,呷一口,是茶香?是花香?那氛围真是好惬意啊!而此处,山美水秀、别有洞天,更是“赏桂品茶”的好地方吧?“茶洞”一隅是“仙浴塘”,塘里一弯清泉,令人耳目一新,抬头仰望,悬崖峭壁上,有着一道道水痕,只是由于长时间的干旱,令我们无缘一睹“雪花泉”的丰姿倩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d8e101000cfr.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