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梭罗与日惹见证中爪哇古文化(转)

[游记]梭罗与日惹见证中爪哇古文化(转)

2008-06-27    sina.com.cn

今儿在网络版的《联合早报》上看到一篇精美的游记《梭罗与日惹
见证中爪哇古文化》(作者叶孝忠),文笔温润而细腻,不经意间便把你带到遥远的千岛之国,寻访悠远的古迹、质朴的民风,以及那润物细无声式的温情——

梭罗和日惹,同为印尼中爪哇重要的文化重镇,然而旅人的眼光大多聚焦于离梭罗一个小时车程的日惹。日惹周围的世界文化遗产婆罗浮屠与普兰巴兰神庙,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吸引了不少印尼艺术家于此定居。

我决定搭火车往爪哇中部旅行,火车的慢荡或许更能感受到这地区的悠闲脉搏。由雅加达出发,目的地是梭罗,如果不误点的话车程8个小时,然而时间在这里并不重要,德士上的时钟永远是坏的,火车站几个大钟,指向的时间都不同,各有各的步伐。

和朋友说要去梭罗,总惹来莫名其妙的羡慕眼光,因为一首歌,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梭罗河,但也只是仅此而已。梭罗河虽是印尼第一大河,但也不过是一条河,泥黄色的水两岸苍郁的热带丛林,东南亚不缺这样的河,正如杜拉斯的湄公河,早已在人们的想象中享有金刚不坏之躯,东南亚中最有旅游价值的湄南河,反而激发不起旅人浪漫的遐想,皆因前两者已经活在文学、歌词和优美的旋律里,经过旅人们对号入座的想象,虽然未曾亲临,却感到分外熟悉。《美丽的梭罗河》有各种不同的中文版本,然而印尼原曲最为单纯和动人,那是一首歌颂美好河山之类的爱国歌曲,创作于印尼的日据时代,命运如同样为印尼民谣的《甜蜜蜜》一样(原曲为划船歌),移植到中文世界,就变成一首你情我爱的“靡靡之音”。

老王朝成就的城市

梭罗是一座慢城。走出火车站,becak司机(当地三轮车称为becak)也不似其他城市的那么积极做生意。挑了一个刚由午后酣睡中醒来的司机,我们其实也没什么景点非看不可,就让他带我们兜一圈,以三轮车的速度浏览这座城。老城区内收藏了不少老房子,临街多是商铺,走进小弄巷里就是一个小村落,正如上海的弄堂,总把一些生活的故事密实收藏起来。村人养猫种花,安静过生活。


世界文化遗产

梭罗和日惹,同为中爪哇重要的文化重镇,然而旅人的眼光大多聚焦于离梭罗一个小时车程的日惹。日惹周围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吸引了不少印尼艺术家于此定居。

日惹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城中一条大路边上,由火车站一直往北两公里,沿街有清真寺、日惹苏丹皇宫、水宫和售卖蜡染布料的市场等等。老王朝成就的城市,旅游景点也大多由王朝遗留下来的建筑和故事等构成。

走进漂亮的水宫,递进式的水池让眼睛遭遇清凉。导游说,过去妃子们就在水池里游泳,苏丹则在凉亭上歇息,随意抛花,获得花的妃子就能和大王共度良宵。这些遥远的故事一点也惹不起我的兴趣,那些恢宏的叙事,往往都是由帝王们来写的,平民如我,那样的生活毕竟离我遥远,我倒是喜欢水宫隔壁的雀鸟市场,售卖各种各样的活物,包括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珍禽、各种古怪的爬虫类、包裹在麻袋里的巨大蝙蝠等,热爱养鸟的日惹人进行着讨价还价的交易,一头无法入眠的猫头鹰目不转睛的看着我。

这里的生活气息并不好闻,但更显得真实。日惹是一座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城市,到了夜晚,烘烤了一个下午的大地开始转凉,当地生活才算开始,沿街有无数的路边摊,日惹人席地而坐吃饭,十分轻松惬意,街头艺人在摊位间流浪,轻拨吉他,歌声绵绵唱着印尼情歌,如温柔的夜色怜惜的抚摸着这座老城。


建于9世纪的普兰巴兰神庙

隔天起早,往日惹17公里外的普兰巴兰神庙(Prambanan)去,建造于9世纪的普兰巴兰是爪哇现存最大的印度教庙宇,平原上共散落了224座大小印度庙,虽然和婆罗浮屠比较,名气略逊一筹,和柬埔寨吴哥窟的规模更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庙宇外墙上精致的石雕和周围闲适的环境还是值得一游。普兰巴南以三座祭祀印度教三大主神的雄伟庙宇为中心,去年日惹一场大地震,破坏了不少神庙,目前修复人员正在抢修中,因此游人只能在外围欣赏神庙上漂亮石雕,我们在宛若公园的神庙区闲晃,累了就在老榕树下假寐片刻,由于正值印尼的旅游淡季,园区的游人不多,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下,或许更能感受到宗教无声的力量。

登上千年古迹婆罗浮屠看日出

离开日惹,我们续程往婆罗浮屠,住在千年古迹边上,就为了能时时刻刻看见它,让它来提醒人类生命之短暂,“漫长的岁月”这样的时态词根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

翌日清晨4点半起床,就为了不想错过婆罗浮屠的日出。我们由西门登上9层高的婆罗浮屠,天空一片幽幽微蓝,剪出了一座由大小佛塔尖顶组成的庞然影子。

由于历史文献中鲜少记载,所以婆罗浮屠一直予人神秘的感觉,没有人知道究竟谁建造了婆罗浮屠,也不知道为何而建,甚至连Borobodur这个名字的意思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争议。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婆罗浮屠大约建造于1200年前,当时的中爪哇由夏连特拉王国所统治,这个王国也一直被看成是虔诚的佛教国,然而Sojomerto出土的石碑却说明他们是印度教徒,或许当地不同的宗教信仰是可以和睦相处的,而印度教王国也能庇护佛塔的建造。在婆罗浮屠附近就有一个印度教庙宇,几步之遥的距离,设有回教堂、佛教寺庙和天主教堂等,包容才能使文化的香火延续下去,而现在宗教总引起人类的争端,反观1200年前,我们是进步还是倒退了呢?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13eb60100982o.html2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