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鹭岛之行(4)

[游记]鹭岛之行(4)

2007-08-02    sina.com.cn

南普陀寺的最后一座殿阁,就是两层的藏经阁。这座藏经阁建于1936年,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仰首后顾,层峰叠翠,意境深邃。在下层的法堂,有明代虞亭的行书,以四副对联来描绘四季的景色。春景:春风暖着千门柳,晓色睛开万井烟。夏景:柏径绕山松山暗,柴门临水稻花香。秋景: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冬景: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花雪满蓑。这些对联诗句都是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宝。

在藏金阁的二楼,首先就会看到一尊玉雕卧佛,是用缅甸白玉雕塑的释迦牟尼的涅磐像,长四尺五寸,神态自若,姿态柔美,实为稀世珍宝。藏金阁内文物众多,珍藏着中外佛典经书数万卷,其中较为珍贵的有《碛砂藏经》、《明大藏经》,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手稿《佛说阿弥陀经》,明崇祯年间信徒和沙弥尼刺血写成的《血书妙法莲花真经》,日本1936年赠送的《日本大藏经》等等。除此之外,这里还珍藏着许多年代久远的珍贵文物,如宋朝的铜钟、香炉、铜塔,明代艺术家何朝宗所制的白瓷观音塑像,眉清目秀,秀丽端庄。可以说南普陀寺藏经阁内的无价之宝是不胜枚举。

在南普陀寺院内以及后山的五老峰前,都留下许多历代的摩崖石刻和多块碑记,主要有明太常寺卿林宗载的"飞泉",清施琅将军的"为善最乐",以及抗荷将军沈有容等的题刻,南普陀寺史刻石和憨山大师的警世歌,都颇有价值。碑记有明崇祯十三年林宗载立的《田祖入寺记》,现在嵌在大雄宝殿左边的廊壁上,值得一读。林宗载在寺记中还告诫后人不要砍伐树木,乱采岩石,破坏山林,要保护名胜古迹。这块碑记是一篇重要的地方文献,也是研究明末社会的难得的史料。

与南普陀寺相邻的是闽南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是是我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几乎与南普陀寺齐名,因而很有必要作一介绍。1925年创办的闽南佛学院,由当时的南普陀寺住持、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担任第一任院长。太虚大师把闽南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教育的试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闽南佛学院才停办。在这12年中,闽南佛学院毕业了200多人,不少人成为出色的佛教俊才,现在尚健在的当年的学僧,大都成为名山长老或佛学大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1985年闽南佛学院正式复办,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重写了佛学院院额,由南普陀寺住持妙湛大法师担任院长。在妙湛院长主持下,闽南佛学院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巳经成为全国僧侣教育的重点学院。闽南佛学院设有男女两部,院内现有男女学僧近300人。在巳毕业的几届本科毕业生中,大多在全国各地的寺院担任主持或执事,有的还到海外的寺院去弘法任职,大大扩大了闽南佛学院的影响。
南普陀寺的素斋独具特色,素斋因南普陀寺而闻名,素斋又为南普陀寺吸引了更多的信众和游客,素斋变成了南普陀寺的一宝。南普陀寺的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厨师烹调制作严守素菜素料素做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

南普陀的素菜中有"彩花迎宾"、"南海金莲"、"丝雨菰云"、"香泥藏珍"、"五老如意"、"雪映银浪"、"梵宫玉笏"、"白璧青云"、"白果香卤"等等,红黄蓝绿,五彩缤纷。其中以"半月沉江"这道菜尤为有趣。

1962年11月24日,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偕同夫人于立群来到南普陀参观,并在南普陀品尝素菜。郭老看过菜单,就把菜名排列起来,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起拍子唱了起来,真可谓是兴趣盎然。在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郭老看到那一半香菇为黑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明月沉入江底,欣然把这道菜命名为"半月沉江",并在饭后题诗时把这道菜名嵌进诗句,郭老在诗中写道:"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怀通大道,五老意如何?"从此,"半月沉江"这道素菜身价百倍,善做素菜的南普陀寺的厨师曾到新加坡、香港等地去作访问表演,南普陀的素菜更是扬名中外,真是"勿道山家禅味淡,也知尘俗世情浓"。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e3fabec010003fe2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