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普陀寺游记 |
[游记]南普陀寺游记 |
2007-09-08 baidu.com |
南普陀寺游记 8月2日我和妈妈来到了有着壮丽雄伟之称的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它位于厦门南部的五老峰下,是厦门最古老的寺院,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又得以重建。因寺院是奉观音菩萨为主,又处在我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的浙江普陀山以南,所以起名叫南普陀寺。 进入正门就是天王殿,首先就能看到“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弥勒佛,他慈眉善目,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在他身后则是护寺的韦驮,韦驮穿着铠甲,手持魔杖,意思是保护佛祖,驱除邪魔。韦驮英勇善战,威镇八方,十分英俊潇洒。天王殿两侧是魁梧高大、英俊威武的四大天王,他们形态各异,各持剑、琵琶、伞和龙。剑十分锋利,“峰”谐音为“风”;琵琶要“调”;伞,下“雨”才打伞;龙指“顺”利。所以人们称他们为给世间带来“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殿内有很多烧香拜佛的香客,他们或捧香默立,或磕头不止,或匍匐在地,姿态神情各异,但都显出万分虔诚的模样。我们来的前一天正好赶上佛祖的生日,香客们送来各式各样的鲜花摆放在寺庙的各个显著位置,使普陀寺变成了花的海洋,更增加了它的壮美和肃穆。这里的香火真旺呀。殿外的每一个屋檐上都刻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张牙舞爪,绿色的身子弯曲着立在屋檐上,十分威武。 参观完天王殿后,我们顺着它后面怪石嶙峋的小道爬上了山,山上有各式各样的古树,有的是竟从石头底下钻出来并沿着石头缝隙向上生长的,弯弯曲曲的树干把枝叶伸向蓝天,为游客洒下一片荫凉。爬上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壁,上面刻着的“五老峰”三个大字。听导游讲只要在山下远望峰顶,就会看见有五个山头,时常有白云缭绕;从山顶上看下去隐隐约约如同五位老人,在昂头遥望着苍天,所以称之为五老峰。再往上爬,又见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一个硕大的金色“佛”字,它有三米多高,气魄不凡,丰满有力,似乎是写者用力一挥就写成了。 由于天气太热,我们已累得气喘吁吁,所以就没再往山上爬。从侧门出来后,发现这里还有放生池、荷花池。放生池里的鱼和乌龟有很多,许多鱼都贴着水面上游动,而乌龟也在岸上聚着吃鱼。湖边有两座美丽的塔,这种景象使得南普陀的景致更显优美。
|
转自:http://hi.baidu.com/%C9%ED%B1%DF%B5%C4%C3%D8%C3%DC/blog/item/94b9f22245baa8f1d6cae2c6.html3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