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闽南名刹南普陀寺厦门游记(14)

[游记]闽南名刹南普陀寺厦门游记(14)

2008-06-27    sina.com.cn

闽南名刹南普陀寺

——厦门游记(14)

厦门南普陀寺为闽南名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山峻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常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不在大,有佛则灵。这种说法确实是一点都不假。南普陀寺比北方不知名的小庙都不大,可它却是名扬天下的古寺名刹大。

南普陀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末五代,几经兴废,几易其名。特别是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4 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奉观音菩萨。相对于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而言,它地处普陀山之南,因而改称南普陀寺。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主持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成为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据说,寺内“素斋馆”的素菜,烹调考究,颇负盛名。

南普陀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加上左右厢房、钟楼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佛学院。所有建筑依山傍势、层层托高、庄严肃穆。寺后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有明代抗倭名将陈第、沈有客的石刻,有爱国将领蔡廷锴手书“大好河山”遗迹。游人们走到此,总是效仿前者,往石崖上的字迹沟痕里投硬币,乱滚的硬币就掉到附近的水沟、水池里,到处可见,谁的硬币如果卡在里面掉不下来,就算吉祥如意了!

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散建在地形复杂的山坡上,实际用途不同,形式各具特色。在整体布局中均能以中轴线上的主殿为中心,高低俯仰相从,参差错落有致。建筑群一律是古代宫殿式的杏黄琉璃、重檐飞脊、尖顶大盖,壮观气派,富丽堂皇。再以石构围墙将寺院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落盘,浑然一体。纵观寺院内外,到处是菩提嘉树垂荫,艺圃百花争艳;寺前山后的碧荷池畔和林泉幽壑之间亭台、水榭、曲桥、花坞相呼相应。使信众游客,在朝参名山古刹之余,领略山水林园的佳趣。

天王殿,也称弥勒殿。屹立于寺院中轴线最前端,歇山式重檐飞脊,轩昂宏伟。殿前为入寺正中大门,两只威武的大石狮雄踞门廊东西两侧。跨门进殿,两侧四大天王怒目环视。正中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殿后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顶有剪瓷装饰、墙有壁画点缀,整个大殿金碧辉煌。从天王殿向里走,就逐步到了寺院的纵深,

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之后,是寺院的核心建筑,看大殿外观,歇山重檐、两层蹿角、绿瓦石柱、雕梁画栋、气势宏伟;看大殿之内,屋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瓷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大殿门前庭院平舒宽展,正中是宝鼎香炉,两侧是白石宝塔。彰显了大雄宝殿的庄严肃穆。大殿两侧是罗汉堂朝供主殿,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殿是僧众早晚诵经和法会朝拜的殿堂,钟磬长鸣、灯火不息。令人醒目的是,在右侧回廊上悬挂着两幅匾:“随缘”和“无我”。着实让人有一番回味和感慨!

大悲殿是寺内最有特色的建筑。位于大雄宝殿之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八角亭式,三重飞檐,斗拱迭架。每层檐角上雕着龙尾,殿顶立一葫芦宝塔,塔顶两边雕着龙头。整座建筑,如龙腾空。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有多种神器,姿态各异,各显其妙。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游人香客到此参观也多有朝拜。我是一向不参与这些活动的,我老婆拉着儿子烧香、叩拜,许愿、祈福,着实尽了心。

藏经阁是两层文物楼,位于寺院中轴主体建筑的最高地势,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楼下是法堂,悬挂着四幅古代虞旁的真迹墨宝,是十分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楼上收藏着万册佛经和大量文物珍品,其中以28 尊玉佛最为珍贵,又称玉佛宝殿。阁楼上下两层,三面台廊回护,圈以白石雕栏,倚栏前望,三殿巍峨尽收眼底。仰首后顾,层峰叠翠,垂手可攀。藏经阁后有摩崖石刻多处,其中有块大石,镌刻着一个特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宽一丈,粗犷豪放雄健有力,为国内罕见。

钟楼与鼓楼对称排列天王殿后两侧,亦称伽蓝神殿和地藏王殿。奇妙的是南普陀寺寺后的五老峰有东西两座山峰,有钟鼓两山,钟山上有一石头,悬在峰顶,状如古钟,旁边有一石头,似钟锤横架;在鼓山上,旁边有两块大石头如鼓槌并悬,作击鼓之状。钟鼓山和钟鼓楼,两两相对,奇趣天成,成为南普陀寺的天然标志。

东侧的海会楼、普照楼;西侧的方丈楼、学院教学楼、僧舍楼、太虚图书馆、佛教协会办公楼和西侧外的上客堂两座接待楼,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建的楼堂。特别是1992年在西侧般若池畔,新建一座恢宏雄伟的大禅堂。堂高三层,呈八角形重檐飞脊,覆以黄瓦皇冠式大屋盖,周围白石雕栏,造型新颖,结构精巧严密,既显其富丽堂皇,又不失其庄严肃穆。寺前新建两方石塔,犹如倚天双剑,高插蓝天。造型仿自泰缅佛塔,为闽南所仅见。

这座寺院的特色是除了佛香袅袅之外,还有书香四溢。寺内的佛教学府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是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使南普陀更加声名远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佛教俊才。其中一些法师和毕业学僧应聘前往香港、新加坡、美国等汉传佛教寺院传教,有的还成为当地的佛教领袖。佛学院的后便门就在大禅堂的旁边,在大禅堂的一侧有个卫生间,我们是去方便,随便在那大禅堂和佛学后门之间的大树旁的花池子上坐了片刻,佛学院和大禅堂可能不随便进去,也没有游人来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9f4fa01000bu6.html69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