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之行终结篇 首先鸣谢阿姨对我的全额赞助和支持,嘿嘿. 感谢: 感谢昊哥的陪伴,感谢昊哥爸爸的关照,感谢湖滨南路三里的叔叔阿姨们,感谢昊哥可爱的兄弟们,林菲,赖斌,沙皮,刘伟,传说中的点八,阿牛,班头,chengjie,黄晨,还有记得不记得的。感谢火车上相伴的朋友和过路人。 厦门之行,让我认识了陈嘉庚,伟大的人物。 陈嘉庚(1874-1961年)。著名爱国华侨,字科次,福建厦门市集美镇人。 17岁时南渡新加坡,先是协助父亲经营米店,后经营罐头、橡胶业等,成为东南亚橡胶王国四大开拓者之一。又兼营其他业,以华侨大实业家之名蜚声海内外。 他早年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运动,抗日战争时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国定居,担任侨联主席,1961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钱财虽多,自奉甚俭,多用于办学,先后在家乡集美办有男子小学、女子小学、男子师范学校、男子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等。合称集美学校,又独资创办了厦门大学。他一生累计为文化教育事业捐款人民币5.4亿元,临终又把银行存款300多万元捐献,未给子孙留一分钱。 每天晚上止不住的卧聊,让我更了解了昊哥,一个男生式的女生,坦然,自在,却又不乏美丽和精彩。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想听到更多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了大海,那份激动将被历史定格。第一次远行,担心和忧虑已经虚无,替代的是一次难得的冲动过后的历练。 厦门,有些独特的地方: 厦门,用纸币比较普遍,乘坐公交车时市民一般使用纸币一元。而在杭州,用硬币更多。 厦门,没有想象中的干净,街道,市区,纸屑还是很常见,被风扬起,稍失本色。相对来说,杭州的环卫工人还是很卖力的。 厦门,灯光效果喜欢利用过渡转换,不知道怎么表达。 厦门人,比较文明。公交车站排队上车的现象普遍。 厦门的公交车站,很多只显示起点站和终点站,很多乘客还得询问司机,“xxx到不到?”不知道公交公司是怎么想的。 厦门,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将一次次地被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