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回来已经有好长时间了。之所以这么断断续续才把这次旅游也算一点点感受吧写出来,真是因为这段时间太忙太忙。我根本没办法抽一个完整时间坐下来静心写东西。加上原本文笔就差,有感受,有想法,却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为一句话为一个词可能就要耽搁半天了。但想想总是要留点什么,总觉得走过路过记点什么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看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百家讲坛时我就很有亲切感,心里想着我也到过厦门大学了。刚刚继续教育学习时知道鲁迅也曾在厦门大学呆过,林语堂更是那里的“主持”,心里不觉就有点激动。我也走过他们曾走过的地方了,就好像很伟大很有荣耀一般了。常常这么想着,感觉特好!) 厦门的街道很有起伏,而且不宽。就我走过的几条街,感觉上环岛路似乎是最好了,记得也才是四车道。但中间的隔离带却很绿化宽敞。街道不宽两旁树却很多。导游说厦门城市绿化率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岛内基本又没什么大的工业,所以空气清新海水清冽就不为奇了。路上车子不多(这一个方面据说是和它这种起伏的道路有关),人们上下班主要以公交车为主。这其实真的很值得提倡。相比较之下,温州的道路宽敞多了,车子也多了很多,但很多司机开车的习惯真的要向他们学习。我没发现厦门开车司机违反交通规则的,即使出租车司机也很守规矩,不像温州出租车司机,好像前面都有黄金千万两似的,只要没拍照或交警,哪怕是红灯也要想方设法冲过去。 再宽的路司机若不守交通法规也会把它开窄了。而在胡里山炮台游览参观时,几十辆大车小车在门口小小的停车坪来往却丝毫不见拥挤,司机们非常礼貌相互谦让,碰到不容易通过时,总可以看到有一方司机下车指挥,不像我们这边每逢这种情况除了拼命按喇叭就是“会不会开阿?”“怎么开的?”等等叫骂声。 参观胡里山炮台的另一个收获是,看完这么多的大炮小炮,不能不让你有一种民族豪情。走在营房间,手抚“世界第一炮”,我似乎看到了一队队士兵正向我们走来,炮声隆隆,厮杀声阵阵。这种感觉和看到耸立鼓浪屿日光岩下的“操练台”及瞻仰郑成功纪念馆时是一样的。心里更想若能生在那个时候亲手用这炮轰几个敌人该多勇猛! 虽只两天,可回忆可叙述可留念却很多很多。很多的感想,很多的印象却只能永远留在记忆中,笨拙的我无能一一形成文字。有憾又无奈,就让这只言片语守住一点可怜的慰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