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胡里山炮台即将出版-≡遛游鹭岛≡ |
[游记]胡里山炮台即将出版-≡遛游鹭岛≡ |
2007-07-18 xmn.com.cn |
胡里山炮台》即将出版 用石条将炮口封死的西炮台外景 台心水池不是蓄水池 山顶“瞭望厅”和“信炮” 八年磨一剑,厦门市胡里山炮台管理处书记、主任韩栽茂历经八年,十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近16万字的《胡里山炮台》。该书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校勘阶段,将于不久后面世。《胡里山炮台》的出版,将填补厦门港要塞炮台的历史空白。 韩栽茂从1997年开始致力于明清古炮台、古炮和克虏伯大炮的历史研究和保护修复工作。近年来在《中华遗产》、《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福建文博》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文史、文保论文十多篇,特别是两年前和中国兵器北方重工杨国礼工程师共同撰写了厦门胡里山克虏伯大型火炮修复保护《施工方案》、《技术文本》、《平面、三维图册》等三大文本近14万字,并在此基础上率先提出室外巨型钢质文物保护新理念,获英国哈理森博士、香港吴志华博士等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和肯定。 十年前任职于胡里山炮台管理处后,韩栽茂发现,厦门的炮台历史几近空白。面对世界各地游客探寻的目光,又了解到全国文博单位都有一本自己的书,他心中常觉愧然。据韩栽茂介绍,在他的撰写过程中,前5年主要查阅国内外资料,收集、整理石壁炮台和胡里山炮台的史料,特别是道光、光绪两朝的奏折、克虏伯历史档案馆资料和历史照片,进行现场勘察,走访相关的专家、学者等。后三年则利用工作之余编辑、撰写。全书的撰写,采用了福建地方史史志、海军档案资料、国家档案馆史料和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的文章、照片等,努力全面地还原石壁炮台和胡里山炮台的历史。 《胡里山炮台》一书系统、全面、公正、客观地介绍厦门港海防炮台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厦门港要塞炮台和厦门海防的一个缩影,更难能可贵的是,它逐一指出了现在普遍存在的对胡里山炮台认识的误区,纠正谬误,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世界古炮王”重量“多”了40吨 克虏伯大炮每分钟打1-2发炮弹 “起驳上岸”用的是大型人力机械 “瞭望厅”是指挥台 “药库”并非“水牢” 后山“药库”(火药库),到前不久还被称之为“水牢”,这一错误的“始作俑者”就是当年在此拍摄的电影《海囚》。为了情节需要,剧组在弹药库中放进一些水,当成影片中关押“猪仔”的场景水牢。电影拍摄结束后,这里就被以讹传讹地当成是炮台所设的水牢了。 大炮发威六次 击沉击伤日舰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海军四次攻打胡里山炮台,均因胡里山炮台“发威”而以失败告终。1937年9月3日,日本舰队攻打厦门时,克虏伯大炮重达270公斤的炮弹准确地拦腰击中日军若竹型驱逐舰163号,其主炮和鱼雷发射器全部被摧毁,敌舰水兵当场死伤21人,遭到毁灭性重创的敌舰沉没于青屿外海,在此战役中,还击伤日舰“羽风”号。1937年10月—1938年5月,厦门抗日保卫战中,胡里山炮台克虏伯大炮再次发挥了“天然锁钥”的巨大作用。 |
转自:http://www.xmn.com.cn/viewthread.php?tid=2713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