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胡里山炮台 |
[游记]胡里山炮台 |
2007-09-06 china-player.net |
胡里山炮台 来到厦门的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海风习习,估计温度在二十度左右,是个不可多得的外出观赏游玩的好天时! 经一晚的休整,大家个个容光焕发,精神饱满。九点半队伍准时开拨,前往胡里山炮台参观瞻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突出部,是死死扼住辽阔水道的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恰逢厦门长列炮台为入侵的英军摧毁,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意识到:武器落后必挨打。走遍西方世界,购买军火,同时酝酿加强厦门入海口,东南沿海的防御打击能力,消灭来犯之敌。胡里山炮台就是此时运应而生。 从并不起眼醒目的大门进入,怀着崇敬的心情直奔炮台。踏上经历史洗涤,已是暗灰的水泥城堡,眼前豁然开朗,面对的是视野开阔的洋面,海面的海天景色,飞鸟船只,尽收眼里,一览无余!东南方炮口以约35度仰角朝天的的巨炮,不就是堪称“炮王”克虏伯大炮?! 硕大的炮身下环形的炮轨,使这庞然大物,可以作上下左右调节角度方位的操作。而巨大的水泥钢筋结构的掩体,增加了隐蔽和保护作用。 据载,整个炮台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竣工,历时两年八个月。炮台为半地堡具欧洲风格,分东西护炮座.暗道.弹药库.兵营.了望厅塔等,是当时较为先进合理的结构。当初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引进购买了两门巨炮(现仅存眼前的一尊)。克虏伯大炮全长13。96米,口径280毫米,重约60吨,射程达一万多米,对阻吓外国列强入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00年8月,日军借东愿寺被焚,突派军队上岸,妄图强占厦门。胡里山巨炮口立即对准日舰,在强大的威慑力下,日军不得不撤兵龟缩。而1937年的9月,三艘日战舰强闯厦门外港,胡里山炮台与其他炮台奋起反击,击沉了日驱逐舰“若竹”,其余舰只落慌而逃。 光阴流逝得也真快,正当我们忙着把颇有意义的炮台景色,摄入留存时,转眼又是正午时分,在领队催促下,上了车,下午将去环游金门。 (这是偶今年往厦门旅游时,所作游记发表某旅游网的一部分,趁1#服务器挂掉之际,消磨大家的时光。) |
转自:http://www.china-player.net/bbs/read.php?tid=789503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