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德畲族2

[游记]宁德畲族2

2008-05-22    sina.com.cn

导游手册-宁德畲族2

2007-09-26 09:01:56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导游手册宁德畲族

畲族——丧葬习俗 [时间]: [类型]:
民俗风情 [所在地]:
宁德市蕉城区

畲族人几享年50岁以上死者为寿终正寝。整个丧葬之礼与婚礼场面同样热闹,俗称“老喜丧”。先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执陶罐到溪河边,点燃三支香,烧化纸钱唱〈〈买水歌〉〉。唱完。向河里舀水,俗称“买水”。舀水时,死者是男,要舀顺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后,要放在火炉上暖几分种,用白布在水中浸湿,在死者胸前揩三下,背后揩四下。死者不论贫富,衣着要新,旧衣和有口袋的衣服以及钱、米和有文字之物不能装殓。死者着黑色衣服,衣服有单、夹与棉的不同,穿衣以重数计算,一般上身9重,下身3重。女性则戴上结婚时竹制的三角形头冠。衣毕,为其理发(一般人病时就已理好头发)或梳头。这个过程均伴哭歌。死者梳穿戴完毕,从卧房移到后厅。用两条板凳、四块木板、一张草席为死者支起一张“灵庆”。而后,用炉灰裹成10个小粽子,缚在一枝桃枝上,放到遗体的旁边,人殓时扔到河里。有“祖图”的畲族村,遇上50岁以上的亡者,在其厅堂悬挂“祖图”3天。吊唁死者,打破哀伤寂寞的局面,增加“红也喜事,白也喜事”的气氛。死者装殓时间要择海水涨潮时分,忌讳“重丧日”和“三丧日”。装殓时,丧女哭唱《落棺歌》。畲家报丧时,报丧者反穿衣服,引人注目,奔丧者哭唱《思亲歌》。

古时,畲族每个人都有一个讳名行位。男人死后,孝男要向族长讨行位。女人死后,孝男要向母舅讨行位。讨位时,孝男手端托盘,内点蜡烛一合,放米酒两杯和缠有红纸的鸡腿1对走向母舅桌前,双膝跪地,高举托盘唱《讨位歌》。做阴功德是畲族超度灵仪式。做阴功德时,在丧家厅堂布置起“师爷间”,仪式由畲族巫师执行。

畲家下葬过程均以歌代哭,亲眷戚友唱《起棺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进葬歌》《回垄歌》等。

畲族——宗族习俗 [时间]: [类型]: 民俗风情
[所在地]: 宁德市蕉城区

畲族村寨多以血缘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缘组织为基础的异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组织。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内子孙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结构是“总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众认为“蓝、雷、钟”三姓本为一家人,因而视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蓝、雷、钟”三姓宗谱中,都有“盘、蓝、雷、钟”4姓血脉相承的图表,畲家认为畲族本为同宗。福安市范坑乡洋坑《汝南蓝氏宗谱》载“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旧址也”。祠内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同姓畲族关系更为密切,在宗谱内对同姓著名人物有详尽的记载,同姓畲族不管血缘亲疏都以叔伯相称。畲谚云:“山哈,山哈,不是同宗就是叔伯。”至于“祠--房--家庭”的结构方式和当地汉族宗族结构基本相同。即“私祠”是以地域开基祖为首的血缘相近的同姓子孙组成的宗族组织。“房”以开基祖的各儿孙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组成宗祠的基本单位。随着时间推进了子孙的繁衍,人口增多后,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进成“房”,“房”升级为“支祠”,“支祠”演进为“祠”的宗族网络。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人活动的公共建筑祠堂作业标志。宗族领袖由年龄辈份大、年事高、威望重的人担任。

1949年后,族长随封建宗法制消灭而刻废除。畲乡民政、民事皆由村干部负责管理。畲村祠堂建筑格局与汉族相同,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福安坂中大林村钟氏祠堂,大厅中间设有祖龛,内陈放祖牌200多块,祖牌镶金箔,造工细腻,雕刻精致。1991年7月15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将钟氏祠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畲家重修谱,有“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谱一般20年修一次,钟大昆编纂的《颖川钟氏支谱》现藏省图书馆,为全省钟氏连环谱。畲族宗谱由名录、图纪、补遗、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产记载以及官府文告等内容组成。畲族人丁入谱有特殊记载、谱名记载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万”等字,作周而复始的循环使用,其中蓝姓用6个字,雷、钟两姓只有5个字。

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厅内进行,届时将祖宗牌位、祖图、祖杖等并列,供奉香烛牲醴,由族长或房长读祭文,族内人丁逐一拜祭。

畲族——服装习俗 [时间]: [类型]: 民俗风情
[所在地]: 宁德市蕉城区

历史上畲族男女服装多用苎布和棉布缝制。服装颜色多为青黑或蓝色。男装式样和汉族大致相同,女装却与汉族区别较大,但其款式在区内各县大同小异。1949年后,随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时服装的款式、选用布质和汉族无大差别,只在婚礼和节日喜庆活动场合仍穿用传统服装。

民国及其以前,畲族男子传统服装为青黑或蓝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用的大襟苎布衫用耐汗、耐磨、通风透气性能好的苎布缝制而成。其款式为对襟、无领,仅用蓝布镶领口,两肩上衬有棉布“搭肩”。苎布衫因其袖子长短之别,又分成长袖和短袖两种。夏天穿短褂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裤,亦用苎布或棉布缝制而成。冬天畲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缝制,故又称棉布衫,款式和苎布衫相同。冬天老人还加穿夹袄或棉袄,其式样均为中间开襟。要是出门做客就穿“钱吊”,中间开襟,两边腰间备有口袋,用以藏放钱物。缺棉布的就用双重苎麻缝成“马夹”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蓝的棉布长裤,裤子为直筒式,裤筒大,不论短裤或长裤,裤腰均接有15厘米的不同颜色棉布作“裤头”。腰带用布带。

男婚礼服装是红顶黑缎官帽(清代官帽),青色长衫,其襟、胸前绣花纹饰,青色布靴。除官帽、布花族内借用外,一般男子结婚都缝一件青色长衫。

畲族妇女传统衣服为黑色,向右开襟,其具体款式又因县而异。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4--5厘米,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约2厘米粗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有银饰小薄片,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钉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以红、绿色布(或用绸)条滚边。有的少女装不绣花,只用印花红布缝在服斗上。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式,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尽襟边,斜长16厘米,垂直6.5厘米,宽1--10多厘米不等,由1--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池”,宽1--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妇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都没有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衩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福安式,福安大部地区及宁德市畲族女装,纹样较简单,只在衣领上饰水红、黄、绿等虎牙纹,服斗上镶有一条3--4厘米宽的红布边,下端靠袖头处才绣以三角隅花纹(相传是当年高辛帝赐时盖的金印),两边袖口各缝一块1寸多宽的红布。

此外,女裤与当地汉族类似,旧时是大裤头、大裤管、没有口袋的“便裤”,多为黑色,有的长度稍短,称“半长裤”。

畲族妇女还有绑扎两脚的传统习惯,其绑腿又叫脚绑或脚暖,兼作防护、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宽29厘米,长55厘米,多以白色龙头布缝制,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襟。20世纪70年代后,绑腿已少见。

此外围裙亦因县有别,西路式(霞浦式)围裙,裙身色黑,呈梯扇形,长(高)33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1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两侧有对称的折迭,每侧5--7条,每条宽0.7厘米、长5厘米,与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绣。两侧边缘滚镶蓝色窄添条。两侧和上方均滚镶红、黄、蓝、白、绿多种颜色相同的添条,排列成彩边,紧靠彩边外绣有图案。裙头蓝色,宽6.5厘米,两端系有白色素面棉线织带,宽约4.5--6厘米,长约2米,呈须穗状。少女穿用的围裙多系水红色,或宽边织花还带。福鼎式围裙大体与西路式相似,但裙身多呈长方形,长40厘米、宽47厘米。裙身上中部用淡绿色绸布作装饰,节日穿用围裙则加绣花。裙带均为织有几何图案或水波纹花带。

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逝世时穿的专用长裙叫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与上衣配套,束以宽大的绸布腰或系配色大绸花。有的大裙改用红色布料缝制,束以红绸结的大绸花。

1949年后,随社会发展,畲族传统服装除中老年妇女还保留穿用外,青年男女只在婚嫁及重大喜庆活动时才穿着。其布质追求时尚,刺绣更趋精细。而平时穿用服饰和汉族无大差异。

畲族——首饰习俗 [时间]: [类型]: 民俗风情
[所在地]: 宁德市蕉城区

头笄 ∷
俗称“髻簪”或“横钯”,横贯于盘龙髻端,长约10厘米。两片相连的垂叶,上錾凿花纹。这种头笄样式,系代代相传,不容更改。

银簪 ∷
用1枚银元锻成,两指宽,10厘米长,如目鱼骨形状,上錾花纹,供横栓发顶紧发用。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e32d601000b8c.html4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