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记游记:蔡氏古民居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游记]老记游记:蔡氏古民居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2007-07-16    duk.cn

第五辑: 老记游记

老记行走江湖几十年,借工作之便,也算跑了一些名山大川,看了一些古迹名胜,但总觉得"看景不如听景",看了也就罢了,几乎没写过什么游记。倒是漂泊到厦门后,因工作关系常到福建乡村采访,老记对散落在八闽大地上的古村镇情有独钟,竟打破了不写游记的惯例......

八闽古村镇,那一缕若隐若现的书香(序言)

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年历史的古镇总是容易让人产生遐想。江南小镇,宛若云鬓花颜的女子,秀丽而温婉,珠帘初卷时赚足了游客眼球;滇西古镇,仿佛风情万种的少妇,优雅而率真,皓腕轻扬间撩拨起人们深藏的情愫;而散落在八闽大地上的古镇,则秉承闽人的坚韧与倔强,不卑不亢的神态更像一介儒生,迎风直立长衫飘飘,姿容虽老迈,意气却不懈。用不着半点拿捏,任何人都可以平易地走近他,在午后巨榕洒荫的庭院中,与他交谈。

古镇散落八闽大地,各具风格特色,每走进一个古镇,就好象走进一段长长的历史。

地僻东南的福建曾被中原人毫不客气地称为蛮夷之地,直到西晋以后,大批中原汉族移民为躲避战祸南迁,而移民中不乏豪门望族、文人雅士,随之而来的中原儒家文化、尊孔崇儒思想在福建生根发芽。文化传承,成为八闽古村镇的灵魂。走近下梅古村,宛如走进宋人的清明上河图,耳畔犹回响旧时那铁匠铺的叮咚声;置身四堡古镇,似乎能闻到雕版印刷那一缕书香; 步入蔡氏古民居,恍如徜徉在一座五光十色的闽南红砖厝的大观园;培田,则集客家文化、耕读文化、书院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于一身;走近永定土楼,即能领受这一世界建筑的奇迹带给你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在福建的古村落经常可见残存的风雨桥,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傲立。坐在遮风挡雨的风雨桥内,想起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望着远处青山如黛,随你想什么都没人惊醒你的清梦......

福建的古镇不单汇聚了古代的历史,还汇聚了东洋、南洋、西洋的文化,不仅对国内,而且对于国外游客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对于游客来说,旅游不是简单地看一座古建筑、一个古牌坊,而是让游客去体验历史,感受文化,体验生活。也只有八闽古村镇这样的乡村风景画,游客置身其中,才可以与传统和自然保持亲密接触,能享受宁静祥和的氛围;逃避都市喧嚣、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使现代社会淡漠与疏离的人际关系得到暂时解脱。今年春节黄金周,贴着统一标志的自驾车队浩浩荡荡地穿梭于八闽古村镇乡村公路上,闽越王城、和平古镇、下梅古村、永定土楼以及朱子故里五夫里等各具历史、民俗、建筑特色的景点成为中外游客最爱,也构成福建新春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沐浴过唐风宋雨的和明清霜雪的八闽古镇,在中国乡村游"欢快的旋律中,抖开千年的风尘,正轻盈地走进祥和的春天。

【寻找逝去的家园之一 】

蔡氏古民居: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福建有四大民居——土楼、土堡、红砖民居和灰砖民居,其中以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红砖民居最为靓丽奇特。春节前是旅游淡季,有了给自己心情放松的理由,想起了南安的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地处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漳州寮,距厦门市约100公里,1小时左右车程,早上8点从厦门出发,9点多到达官桥,换乘摩的,几分钟便到了有闽南建筑的大观园之称的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属于典型的闽南皇宫起大厝。建筑群由旅菲华侨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还有红瓦顶和燕尾脊。整个建筑群风貌古朴幽静,红墙碧瓦非常漂亮,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石雕,工艺精美。

至今,这偏僻的古民居群基本处于没有开发状态——没有商店,没有饭馆,没有旅社。但当地居民非常热情好客,假如你愿意,可以留在他们家中做客进餐。一上午,整个村子里就只有我一个游客。古民居处处弥漫着古朴,安定,慵懒的气息,靠着墙边晒太阳的老人,嬉笑的顽童,骑着摩托车进进出来的各色人等,还有一只无尾猫无声无息从身边疾行而过。我入门从左边先行,沿着顺时针的方向,一厅一房地漫游进去。

偌大的建筑群,仍有当地人的居住,多是蔡资深的后人。每门每户都敞开着门,随人入内参观。我踱进西端最大的一座民居,这是建筑群中唯一东西朝向的建筑,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宅内厅堂墙上的装饰,历经风雨沧桑,已经显得斑驳。步入厅堂,我发现地面铺设的也是细腻的陶砖,而且拼铺成规则的花状图案,陶砖已有近百年历史了,仍光鲜如新。听当地人说,当年的材料全部都从南洋海运回来的。 

随后来到一户普通人家的厅堂,光滑的石板院子里有晒米粉的,还有晒姜丝的。大院里只有几个小孩子在开心玩耍,明媚的阳光也快乐起来。我想,这也许是蔡资深的第五代孙?继续穿行,到了东边。这里有古民居建筑群最小的一座房子,据说是当年为蔡氏私塾及主人聚宴消闲之处。小楼房布局完整,装饰精美。后有灶间库房,中有挂落敞厅,前为花圃。天井中种着含笑花和十八学士茶花,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依然花繁叶茂,而宅中厅壁上挂着的那些家训,或是讲述先贤的故事,或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格言谚语,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耐得清贫,留住清白;受得清苦,方能负重、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等等,至今仍值得后人慢慢体味和学习。

转了好一阵子,房屋太多,又太相似,就有些迷路了。看不出什么道道,想起了卖门票的老蔡,请他当向导。老蔡是蔡资深的后人,通晓家族历史,且有张好嘴,讲到古厝,老蔡来了精神。他说,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古民居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

据老蔡介绍,蔡氏古民居中最有特色的,当数村子东北角的德棣厝。德棣厝的正屋与其他大厝一样四平八稳,稀奇的是后轩东侧附带了一个浪漫的两层梳妆楼。我随老蔡步入其间,只见一个小拱门通往清幽的梳妆楼,楼前小天井里有株夜百合树,据说是当年建房时种下的,那么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楼为木构,墙板暗淡干裂,历史的倦容纤毫毕现,巨细无遗。最出人意外的是二楼东厢后角端悬出一间厕所,小巧精致,采光通风。这完全是一个现代厕所,想必是蔡资深从南洋学来的新生事物。

问老蔡古厝群保护得怎么样,他大摇其头,他说,文革时破坏得厉害,现在则是没有维护的经费。在一处砖雕前,他说,那么精细的地方,能用砖拼出那么精美的图案,你再看旁边那是三年前修补过了,现在灰块都开始掉了。老蔡又说,古厝要进行修缮,需要的经费恐怕不是小数,但村民们拿不出来,要记者帮助呼吁。

拿着数码机机开始拍。拍屋顶,拍砖石雕,拍木构件,拍居家格言,拍老人,拍猫狗,拍古井,拍荒废的茅厕......想把这一切永远留在美好的记忆里。

古厝留下的印象是闲适散淡的,寻常巷陌——萧索而苍凉,谁家的狗在嘶咬,引得众狗喧嚣。真羡慕她们的生活,古朴,安定,简简单单,快快乐乐。

在厦门的水泥森林穿行惯了,猛然间这样茫无目的、心情闲适地四处徜徉实在是很快意。很想躺下来睡个觉,尽情享受这份慵懒细腻的感觉。 

阅读5

网友评论

转自:http://www.duk.cn/MySpace/scrap_detail_117a1043-f6c6-4972-9d84-57314e65880d_code_laocheng.htm4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