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赫梯人到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游记

[游记]从赫梯人到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游记

2007-07-16    sina.com.cn

土耳其其实也是一个有着和埃及几乎同样悠久历史的国家,四千年前这里就生活着赫梯人,遗址离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不远。赫梯人的帝国只延续了不到一千年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国,这些小国先后延续了几百年,最后逐渐被纳入波斯的领地,直到亚历山大的到来。

希腊之后是罗马。到了公元十世纪左右,土耳其境内忽然遍布从中国北方跑过来的突厥人,其中一个叫奥斯曼的更是突颖而出,带领部落弟兄们东征西讨,最后建立了奥斯曼帝国。1453年到了奥斯曼帝国第七代苏丹的时候,他们一举打下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一个重量级城市——拜占庭帝
国的君士坦丁堡,并且把它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的辉煌,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辉煌。

蓝色清真寺和圣索非亚大教堂

伊斯坦布尔市内的景点主要是两座有名的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和圣索非亚大教堂,另外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新老两座皇宫。

蓝色清真寺和圣索非亚大教堂隔着马路相对。蓝色清真寺整体造型优美,周围喷泉参差,绿树掩映。

名列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却周围矮房林立,外墙颜色斑驳,门口也停满了车子,连个拍照的角度都不好选,盛名之下实难相符。

而且由于曾经从教堂改成清真寺,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整个建筑看起来也并不协调。外围的宣礼塔是后建的,墙壁的颜色和原来的不一致。内墙也全部涂抹过了,有些地方脱落后露出原来的壁画。

但一走进教堂里面,我们就体会到了它的过人之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第一个惊奇之处是它的穹顶,高和直径各70多米,是用整体大理石做成的,不知道在中世纪是怎么把这么重的东西放在那么高的地方。仰望穹顶,不由让人感受到金字塔面前的那种震撼。

另一个绝对值得一看的就是那些壁画。教堂墙壁每处脱落的地方都露出里面用金马赛克镶成的壁画。有的地方壁画比较完全地露出来,可以看到那些画确实是金光闪闪,美艳不可方物。

圣索非亚大教堂原来是基督教堂,后来才被奥斯曼人改成清真寺的。人们推断在奥斯曼人粉饰教堂墙壁之前,作为基督教堂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每一处墙壁上都饰有金马赛克镶成的壁画。想象这么宏伟的一座教堂,贴满这么大面积的壁画,无疑是一项极其巨大的工程。

宏伟的穹顶和壮丽的壁画,无疑给几百年前每一个走进教堂的基督徒以强烈的震撼。更何况圣索非亚教堂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精致,就连柱子都精雕细作,巧夺天工。可以说教堂内部从整个布局到每一个细节,都是无可挑剔的。

我不由感叹圣索非亚教堂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杰作。可以想象,穆斯林狗尾续貂,到处涂改和增盖,给这件杰作披上了一件污秽的外衣,而我们仍然可以透过这件外衣看到她丽质难掩,不愧是是中世纪基督徒的骄傲!

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奥斯曼帝国的皇宫

土耳其有两大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连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而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马尔马拉海和黑海(据说土耳其人分别把它们叫“妈妈”海和“爸爸”海)。

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光宜人,尤其是东岸的亚洲片区,岸边绿树红花,别墅成群,有的别墅售价高达几千万美元。而西岸欧洲片区的市容相对较为陈旧,市郊小巷和中国农村小镇并无二致。

伊斯坦布尔有两座皇宫,被称为老皇宫的托普卡帕宫和被称为新皇宫的多玛巴切宫。值得一看的是海边的新皇宫。

新皇宫1856年建成,这时候离奥斯曼帝国的解体已经只差60年了。这座皇宫极尽奢华之能事,尤其是展览的那些藏品。

日落西山的奥斯曼帝国倾全力建成这么一座奢华的皇宫,却在几十年后就帝国瓦解,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国清王朝的颐和园。

在皇宫里,土耳其导游几次提起法提苏丹买买提和苏莱曼这两个人。导游的中文太烂了,由于沟通的问题,我费了半天劲也没搞懂法提·苏丹买买提是谁,而且他居然不知道攻克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回来google一番后,我才发现,法提·苏丹买买提就是穆罕默德二世土耳其名字Fatih
Sultan Mehmet的音译。

帝国第一任苏丹奥斯曼之后,比较出名的是第四任苏丹,人称雷霆或者闪电的巴耶济德一世。不过此君英雄一生,最后却惨败在贴木尔手中,所幸贴木尔鞭长莫及,奥斯曼帝国的国运并未因此受到影响,接下来几任苏丹辛苦经营,帝国仍然逐步壮大。到了第七任苏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也就是法提·苏丹买买提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凭借几世积累的强大实力,一举拿下了此前认为是不可能攻破的君士坦丁堡,全欧洲都得了“奥斯曼恐惧症”,当时这位苏丹只有21岁。到了第十任苏丹苏莱曼大帝的时候,帝国的辉煌更是达到了顶峰。

“奥斯曼恐惧症”来得快,去得也快。奥斯曼帝国从奥斯曼开始共有27位苏丹,前十位苏丹英姿勃发,建功立业锐不可当,后17位苏丹却个个平庸,帝国也一蹶不振,这种倒“V”走势大概从技术形态上是分析不出原因的。

我经常觉得,奥斯曼帝国在大部分时候,更像中国的清王朝。帝国位于欧亚交通要道,占有伊斯坦布尔这个俄国历代沙皇朝思暮想的出海口,它的军队却仅仅热衷于每年在周边国家劫掠。它把西班牙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85a9af010009yi2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