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初入伊斯坦布尔

[游记]初入伊斯坦布尔

2007-07-16    uj88.cn

初入伊斯坦布尔

此次埃及之行,搭乘土航公司的飞机,有机会在伊斯坦布尔当地停留1天转机。上海经北京抵伊斯坦布尔机场,已是凌晨4点。拿着事先办好的出关签证,随着航空公司免费提供住宿酒
店的车离开了机场。
放下行李, 很快就忘了时差,天才刚亮,伴随着冬天的寒气迫不及待的出发了。
伊斯坦布尔似乎是个有规则的城市,统一的黄色出租车,就是你近距离短途的交通工具了。司机的英语水平有限,很少讲价,一切以计价器上的阿拉伯数字来结算费用。
目的地圣索菲亚大教堂。
现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15,000.000门票费),一座拜占廷风格的建筑,著名学者,建筑家伊西多尔和安提密阿用了36年时间设计建造的杰作。当我走近它,用眼睛触摸这一块块巨石砌成的拱型天花和五彩玻璃,用心去聆听历史的脚步声,感觉到:它已经很古老了,经过基督教的洗礼,后又批上伊斯兰教的文化。结束了一段中世纪拜占廷史,又举起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担子。它背负着近千年的历史,而如今看来,仁依显着当年的宏伟气势。
出了大门站到离博物馆几十米远的地方。按下照相机快门,这巨大的建筑就这样被摄入了小小的底片上。

土耳其的天气和离开上海时的一样冷。此时已快到了中午,天气还是阴层层的象要下雨。
出博物馆后,我们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型广场。路边有个亭子,是兜售环海游观光车票的,在敲定了票价后(每人10美金,在土耳其某些景点可用美金结算)我们就上车了。观光车是二层的,每人还配有耳机一副,只要插上座位附近的耳机孔就会有英语解说。我们一行7人,自然上了二层,座上了前排的位子。等游客的数量差不多了,汽车就沿着海岸线向前缓慢的移动着。
在我的右边是许多停靠在港口的船,其中也有白色的渡船来回行走于欧亚之间,把人们迎来送往。而左边是时断时续的小山坡,坡上有些是石堆砌成的墙,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墙已经斑驳不堪。但你从远处看,这些矮墙依然是没有尽头的连成一片。伊斯坦布尔是否也可称为建在山坡上的城市!
在途中有2-3个重要景点区,会停车让你下来观望,逗留5-10分钟后车继续向前开。 以从未有过的视觉高度去俯视这座城市时,我不得不为它所称叹。在拜占帝国时,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在六世纪作家保尔.西连威阿利的名著[圣索菲亚的描述]一书中也提到:“君士坦丁堡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 马克思也称君士坦丁堡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在看看如今的它,依稀可辩当年的身影。
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可谓错综复杂,文化也是混合交织的。
看着如今这些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在这片特殊位置的土地上生活的时候,我不难去想象当年的它:君士坦丁堡在15世纪时被土耳其军队围困,拜占廷将士所剩无几,双方兵力悬殊,终于在1453年此城沦陷。土耳其人烧杀抢劫,连续3天,六万居民被俘为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随即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存在了近千年之久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
旅行车又回到了始发点。抬头望向汽车开过的地方,看着被山墙包围的城市,在历史的车轮里翻滚过一圈,如今只有这些建筑仍旧在那里,不出声的感受着新的变化。

快到下午了,天气也渐转好,时儿可见到太阳,看了看表(星期五),现正是穆斯林做完礼拜的时候,我们赶紧朝着蓝色清真寺走去。景点不远,步行就可到达。
蓝色清真寺同圣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有相似之处。但它的年纪可要年轻多了,17世纪建造的它,从外观上来看,的确比圣索菲亚更表现出其造型的优美和线条的比例。听同伴说这是唯一有6根尖塔的清真寺。在寺的周围种着许多树,除了长青外,其余都是一根根粗细不一的支杆。当做完礼拜的圣徒走后,蓝色清真寺就显得更清淡。
蓝色清真寺秉承着伊斯兰教的精神支柱奉献,所以门票是免费的。当然也和其它清真寺一样参观者要脱鞋入内。我们脱下鞋,把它装入临时提供的塑料袋里,随手提着它进入了其内部。蓝色清真寺确实高大,有许多白色的灯泡被有规律的从天花上垂下的绳子悬在了半空中。一圈一圈,星星点点。

离开时正是日落十分,在云和天的映衬下,蓝色清真寺就越突显出它这带有6根尖塔的剪影状。

离晚上去机场的免费班车开时还有点时间,便去了离清真寺不远的Grand Bazaar集市,当然早有耳闻:这是一个买卖市场。特别对于旅行的人来说,要想带点纪念物回去还非得去那里打打样。寻向人群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叉路口,看到了路标——Bazaar。这是一条不宽有着两车道的小马路但我更愿称其为街。因为在街两旁到处是门面不大的小商铺,小餐馆,24小时自助银行,商铺门口店主堆出的货物丰富繁多,香料;艺术瓷砖;土耳其地毯......有轨电车不时从我身边擦肩而过。这是Bazaar吗?

继续在人群和商铺中寻找着室内Bazaar的入口处,我们已经走了很多路,但还是没有敲开那扇门,幸好有个土耳其当地五六十来岁的老人,也会说两句英语,热心的愿意带我们走。巴扎的入口处确实不大,也没有明显的标志,不留意你就会错过这扇门。

4千多间商铺一望无际的随着拱型的室内天花,无止境象树枝分叉状的向四处摊开伸向远方。
一切应有尽有。皮货;金银首饰;陶瓷器皿;古董;地毯布料;凡是我能想象到有贸易交易价值的东西,在这儿都能找到。每个商铺门口都会站着热情的店主,他们主动用各种语言向你打招呼,问你从那里来,在你教会他们如何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说你好后,他们会象一个学生般的反复学说,随后带你进入自己的店铺,把东西一一摊在你面前,热情仔细的向你介绍。不买只是看看没关系,交流才是买卖的乐趣所在,这也是Bazaar集市存在近500多年之久后,如今仍旧热闹鲜活的原因吧!

土耳其伊斯坦布耳几千年来,一直是贸易的中心,所以就有了象Bazaar这样的产物。也不难怪。我们花了近1-2个小时才对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出了

转自:http://www.uj88.cn/html/xinan/chongqing/2007012812580.html1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