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攻略

[游记]旅游攻略

2007-07-24    

来到云南南部的哀牢山区元阳县,犹如进入一个民族服饰大观园。您瞧,彝族的鸡冠帽、花系腰,瑶族的马尾帽,苗族的百褶裙,哈尼族的银首饰,傣族的花绑腿……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您的目光,让您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马尾制帽,瑶家独有,为哀牢山一绝。潇洒、漂亮、帅气、精神,是瑶族男子戴上马尾帽后给人的印象。
小小马尾帽,形如圆筒,极为轻巧,重不过数十克,却极精致。马尾帽,顾名思义,全用马尾巴的棕毛精心编制而成。据介绍,它的制作并非易事,一顶帽子专门编织需要七八天工夫,若是利用农闲时间做,则要花上半个月20来天。
编织时,用五六根一缕的极细的马尾毛,在预制好的头形木模上细心编制。完工之后,还要用蓝靛煮后染黑,使之又黑又亮。而戴脏了之后呢,先用水洗净后再用蓝靛染过,又去旧如新。
一般说,编制一顶马尾帽所需的马尾毛是多少呢?瑶家说,若好的长的马尾,只需一匹马的就够了,差一点的,则要用一匹多的才够。
十五六岁,瑶族小伙子就用马尾编制马尾帽了。马尾帽的牢实程度,是众人称道的,小心一点,戴上二三十年没有问题,实在是民族传统帽中之珍品。
哀牢山区元阳县境内的瑶家男子,戴马尾帽的多为中老年人。戴上马尾帽,感觉更年轻,更洒脱,为一个慓悍的民族增色不少。
鸡冠帽,乃哀牢山彝族妇女特有的服饰之一。它的造型艺术和制作技术,同她们的花系腰一样,是精美绝伦的。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元阳山城新街镇举行彝族“火把节”摔跤盛会,哈尼、彝、傣、苗、瑶、壮等各民族的节日盛装汇聚于此,争奇斗艳,各展风采。而其中最惹人注目的,便是那些雄踞于彝家女子头上的鸡冠帽。
一顶鸡冠帽,以正中为脊,分左右两侧,每一侧面由1000多颗小银泡分七八层围绕中间,类似八卦阵图的螺形图案,蜿蜒曲折镶嵌而成;而在螺形图案上边,则悬下数只小银铃,走起路来银铃声声,十分悦耳;中脊上是一排较大的颗粒银泡,从头到尾起伏排列。我曾经见过彝家绣制鸡冠帽,深深地被那造型之独特、做工之精细所折服。
在传统的银泡鸡冠帽仍然流行的今日,简易鸡冠帽也在悄然兴起。这种鸡冠帽形状酷似银泡鸡冠帽,明显不同的是用各色银片和丝线代替了银泡,省去了许多钱,也省去了许多制作的功夫,因而为越来越多的彝家所仿效,戴于幼女、少女头上,既像鸡冠,更像雄鸡,把彝女打扮得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关于鸡冠帽的来历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彝族在迁徙途中找到一个山清水秀的肥乡沃土准备定居下来,可是每天都有妇女被蜈蚣叮死。后来得知,原来这是蜈蚣王生活的领地,蜈蚣王下令全部蜈蚣出动,要把彝家人统统吃掉,并且要先吃女人再吃男人,因为女人能够传宗接代。彝家人晓得这一消息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听得雄鸡高叫:“你们为什么不多养鸡?我们能帮你们吃掉所有的蜈蚣。”彝家得到启示,高兴极了,家家户户都养起了很多鸡。鸡把蜈蚣大多都啄食了,连蜈蚣王也不放过,只有少数蜈蚣逃到深山去了。从此,彝家就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为了纪念报信雄鸡,妇女们就照公鸡的形状和羽毛的色彩制作、佩戴起鸡冠帽来……
这是一个神奇的传说,而它又反映出彝族先民勤劳智慧与战胜邪恶的精神风貌。

原始链接:http://www.xaoyo.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71&ID=10911
转自:25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