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冬日的鼓山,分外妖娆 |
[游记]冬日的鼓山,分外妖娆 |
2008-05-22 sina.com.cn |
冬日的鼓山,分外妖娆 文/江南公子 福州的鼓山景区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居住在福州这座城市的人们己经把周末爬鼓山当作是一项休闲运动,然而对于外地朋友来说他们对鼓山的了解并不多,既使是福州本地人对于鼓山的认识也有尽相同,如果我们把它单纯地看作是一种户外运动,那么鼓山并没有它的特别之处,不同的人游玩鼓山后的感受和心境是截然不同的,当我们把爬鼓山这项看似简单的户外运动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时尚,一种休闲文化时,它所具有独特的闽文化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这种品味就好似于品茶,对于懂茶的人来说,茶叶的芳香,入口微苦回甘,这不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种茶文化的感触;对于不懂茶的人来说,那就不存在品的问题,而只是喝茶解渴,没有丝毫的文化层面的认知。爬山也一样,山的灵气、山的文化韵味、山的大自然意境等等,只有文人墨客才能从中嗅出丁点味道来………… 鼓山山门 爬鼓山我认为一年当中有两个时段较为合适,一是阳春三月(阳历的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二是深秋与初冬交接时的季节(阳历大概是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时段呢?因为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山上的植被展露出一片生机勃勃,给人予清新的极致感受。而初冬时节则可以观察到节气变迁所带来的细微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反映在山上的植被的变化上,鼓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因此并不象北方的初冬那样万物尽凋零,而是保存着深秋的种种印迹,树叶黄而不落就是这一景致的最好写照。 八闽第一亭 沿山路拾阶而上,来往于鼓山山麓的人们熙熙攘攘,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很多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石碑,这些石碑大多数是宋代流传至今的,字体刚劲有力,笔锋回锋路转,真佩服古代书法家的文字功底,据说鼓山有这样的石碑300多处,其中有109处是宋代的笔迹,宋代的书法界流行的是:“黄、米、苏蔡”四大字体,在鼓山上均能找到各种不同的字体,正因为有了这些石碑的存在才使得鼓山风景区别具一格,富有浓厚的文化韵味。这些看似简单粗陋的石头现在均是文物级别的了。 鼓山上的石刻 鼓山上的石刻 鼓山上的石刻 鼓山上的石刻 鼓山上的石刻 继续往上,来到半山亭,半山亭的位置大约离山脚下有900米,这里有许多供游人休息的凉亭,并且有很多小商贩在那里摆摊设点,贩卖福州三宝之一的寿山石饰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民间工艺品在这里展示,比如捏泥人、编竹篾、麦芽糖雕等等,这些民间的老工艺在大城市里几乎己经绝迹多年了,但在鼓山上却还能见到,实在难能可贵。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e6210401000ani.html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