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早晨6点多起床,两人想利用晨练的时间去宝鸡北面的金台顶看看。金台顶就是两山夹一河的北山,整个宝鸡市大多分布在金台顶下。宝鸡市内包括三区:金台区、渭滨区和陈仓区。要说地段最好的就是金台区。金台区名字来自于附近的金台观,时间关系,没有去参观。</P> <P>然后中间找地方吃早餐,八点半左右等火车站行包房开门就去看看自行车是否到达。然后再做决定。如果不能到,我们计划今天就去宝鸡市的凤翔县,那里是苏轼工作过的地方,其中《喜雨亭记》就是在凤翔先写下的,也许景点不大,但是但是沾了苏东坡文章文章的光。</P> <P>到金台顶的路是从火车站向北,然后再向东走一段距离。迎面的就是金台顶森林公园的大门。拾级而上,穿过两个盘山公路,感觉已经到了山顶,但是山路继续向后山延伸。路标指示的是宝鸡机场。晴天,这里应该是是鸟瞰宝鸡的最佳地点。但是烟雨迷蒙,我们无法看得更远。</P> <P>从金顶台下来,让人沮丧的是自行车依然未到。还有不到半个多小时就已经超过了他们承诺的五天的期限了。因为这几天一直都是几次三番的来这里查询,所以不仅工作人员,甚至连外面搬运工都认识了我们。行包房的大姐建议我们去院内的业务科问问。通过业务科的电脑,查出来了十点左右随着一辆慢车到宝鸡。</P> <P>中铁快运的效率实在不敢恭维,工作人员给的解释是:除了节假日行包较多外,还有就是现在提速,给卸车留下的时间很短,所以大多行包都走慢车。他甚至告诉我们自行车建议直接带上车。邯郸车站就不该接这样的单子。而我们关心的是既然接了单子而无法按照承诺的时间到达该如何处理?这个倒是联系过中铁的投诉电话,补偿只不过按照托运费的百分之三,其实托运费很便宜,百分之三不过十几块钱。好在同行的大力也是很随和的人,所以都没有因为这个较真。</P> <P>我们再次修正了次计划,不去凤翔县而改去宝鸡市内的青铜器博物馆了。</P> <P>青铜器博物馆位于宝鸡市的渭河南岸,博物馆不大,整个三层建筑从外观上是一个鼎样的结构。但是却是全国唯一的一个青铜器博物馆。宝鸡是西周的发源地,所以宝鸡周围有大量青铜器出土。青铜是铅锡铜的合金,是继陶器之后,人们使用最多的原料之一,但是后来随着铁器的出现,青铜器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铁器尚未使用之前,青铜器几乎和金银一样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周朝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拥有多少青铜器或者使用什么青铜器都是一个身份的体现。而且许多青铜器上都有铭文,因此研究周超历史的珍贵的资料。</P> <P>宝鸡附近是周朝的发源地,周人据说是后稷的后代,他们从黄河中部迁移到渭水的北方,传到亶父的时候,因为收到戎荻的骚扰,迁到宝鸡岐山县一代定居下来,由于土地肥沃,因此很快便发展壮大起来,他们在此建宫室庙宇并建国名叫周。但是这个时候也不不过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后来又经过几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传位到西伯昌的时候,又得到了姜子牙的辅佐,周已经很强大了,九州已经有六个州都归属于周了,而商朝正是纣王无道,曾经将西伯拘留在攸里(商朝的国家监狱,地方就在汤阴附近的107国道西边),所以后来到了周朝的武王伐纣,终于把殷灭掉了。</P> <P>十点左右我们就返回了火车站,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终于透过行包房的大门看到了我们的自行车。我的车子还好,虽然车座有个很长的口子,但是没什么大的问题,大力的车子,蝶刹的碟令片有些变形,所以总是有阻力,无奈之下,只好把刹车线松了松,让他在刹车的时候,尽量使用前闸。我的自行车原来也准备升级蝶刹的,看了这种情况之后,决定还是使用原来的V刹吧,毕竟调试方便。</P> <P>这时是十二点左右,顾不上吃饭就直接就奔川陕路去了。到了炎帝陵,在神农门附近吃过午饭,然后合影留念,便开始了骑行秦岭了。从宝鸡市到秦岭山梁最高处大约40公里,基本上是沿着清姜河上溯而行,因此一路上坡。宝鸡的车友最快的两个半小时完成,我们慢慢悠悠,边走边照相,所以速度不是很快。当然,阴雨天气路滑(不是担心自行车,而是对面行驶的汽车哟),另外一个原因是路窄,而且常常一边就是悬崖峭壁,第三个原因是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无米左右。所以下午五点才到了秦岭山顶。</P> <P>最著名的是路过大散关的时候,其实就在一处山势狭窄的地方,水流和公路一下子被挤到了两山之间五十米的狭窄地带,右边就是悬崖,左边的奔腾不息的清姜河。为了防止落石,不经意的向右边的悬崖看了一眼,古大散关的几个大字,就镶嵌在石壁里了。</P> <P>大散关有关的最著名的莫过于陆游的《书愤》,他写道:</P> <P>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P> <P>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P> <P>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P> <P>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P> <P>想不到和陆游竟在这里相遇于不经意间。</P> <P>山顶的标志是秦岭纪念碑,另一侧是嘉陵江源头风景区,景区的另一侧,已经进入凤县了。</P> <P>等我们下到了山下,浓雾竟然消失了。而且太阳光不时的能够穿过云层照射下来。所以原来被浓雾所包围的郁闷一扫而光。仿佛立即就感到了秦岭南北的不同来。其实这时我们依然在秦岭山脉之中。</P> <P>当回头去看来路时,它们完全隐藏在青翠之中,根本看不到来路了。倒是有一团一团的浓雾,从山口不断的飘过来,很快的又分散开去。所以看到路边的农舍,真有些不愿意前行,而就此歇息了。</P>过了秦岭就属于嘉陵江流域了,这时公路在嘉陵江何故里面穿行,看到许多村子附近都有车站,这里有山,有水,交通有很方便,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地方。夜宿黄牛铺镇,住宿要十五元,讲到十元,老板很爽快,十元就十元。没想到结帐的时候,你们一个住宿费一人五元,共十元。天哪,我们以为一人十元呢!</DIV> 车神发布于2007-10-23 13:08:21  月下临风发布于2007-10-23 14:28:33 我飞胜贤发布于2007-10-23 15:59:42 <P>写得不错呀,引经据典还很有条理呀! </P> <P>介绍得还挺详细,打了这么多的字,您辛苦了!<IMG alt="" src="http://www.gushan.net/bbs/images/smilies/default/surrender.gif" border=0 smilieid="33"></P>  丁丁发布于2007-10-23 16:54:29 好好看看!!! 雾里看花发布于2007-10-23 19:27:08 介绍的很详细.不错 一阳发布于2007-10-23 20:28:35 不错,期待着后续!! 关羽发布于2007-10-23 23:24:43 冰山一角发布于2007-10-23 23:28:59 呵呵,是个勤快的人! 夕阳风采发布于2007-10-24 10:05:15  瓦全发布于2007-10-24 19:12:56 <P _extended="true"> 昨天是上路的第一天,作为庆祝,两人要了一瓶太白酒,度数不高,竟然喝完了。昨天晚上老板就把住宿费收了。遗憾的是这个饭店不提供早餐,早晨六点洗漱完毕,收拾行李的时候,怎么喊,也没有人答应。觉得仿佛小学时学的丛林中的小木屋一样,谁都可以使用木屋中的粮食和柴火,但是出发的时候,把自己消耗的粮食和柴火准备好,就可以上路了。</P> <P _extended="true"> 不仅这里没有动静,后院的侧门是通向黄牛铺乡政府的,所以这家饭店几乎可以说是乡里最高档的饭店了。乡政府大门敞开着,也同样一个人没有。在无奈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乡里生活的安静和人与人之间的是多么的信任。</P> <P _extended="true">在到达凤县以前,依然是沿着嘉陵江而下的,路上经过最大的是黄花镇和凤州镇,一路上人家不多,其中最大的黄花镇不过沿路二百多米的街道里,稀稀落落的几家店铺。在红花镇买水的时候,店铺开着,但是问了几句才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回答,没有人。不过过一会从里间的门里揉着眼睛出来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她说大人出去了。但是还是卖给我一瓶矿泉水。其实这是已经是九点半了,但是大多数人家都刚刚吃饭。感觉这里的生活悠闲的很。</P> <P _extended="true">凤州镇比较繁华,以前的陈仓古道就是从这里向东的,不过老路要翻越一座很高的山梁,据说从宝鸡到汉中一共有十来个驿站,甚至道路艰险的地方,三十里就设一个驿站,所以往来宝鸡和汉中时需要十几天的样子。现在由于宝成铁路的开通,铁路使得进川的十分便捷,在我们骑行的过程当中,经常可以看到列车从旁边的公路疾驰而过,看到的是上海到四川或者扬州到四川的火车。在这样的“慢”的旅程中,无论由此经过的官员,得意也好,失意也罢,都在这人与自然的的相处中得到启发。</P> <P _extended="true"> 由凤州继续向前,没多远就到了凤县。凤县县城就在嘉陵江两岸,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山城。这里地处宝鸡到汉中和汉中到天水的一个交通枢纽,宝成线到了这里就和川陕公路分开了。凤县的有色金属储量十分丰富,因此街道中间的一个巨型广告牌就是东岭集团的广告。我们乘坐的邯郸到宝鸡的列车靠背的广告就是东岭集团,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直到到了凤县原来这个年产铅锌20万吨的企业就是有色金属。嘉陵江两岸都是新建的高楼,红色的楼顶掩映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十分的美丽。</P> <P _extended="true"> 凤县另外一个需要交代的是嘉陵江西侧的孤山,名字是后来从网友那里听来的。这个山峰虽然不高,但是孤零零的十分突兀。后来听说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失街亭的地方。马谡就是被困在这个山头只上。但是一般的资料都知道街亭现在甘肃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采用魏延的策略,从子午谷越过秦岭,直接攻击长安。而采取了试探性的方法,先取渭河上游的天水,然后在由天水进取长安的策略。而这里是西去天水的必经之路,所以当地把他当作街亭,也算其中一说吧。</P> <P _extended="true"> 看到了到汉中的岔路口,但是没走多远,就出了城区了。好不容易再见到一个饭馆,没有别的选择了。这家餐馆是的员工就一个,既是老板,又兼任服务员和厨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4岁半女孩需要她照料,在她在厨房忙活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外面看电视,孩子天真无邪,一边看看奥特曼动画片,一边边看便和我们聊,聊得起劲,口误竟然喊我们妈妈了。自己也觉出了不好意思,笑着拥到妈妈怀里去了。</P> <P _extended="true">从凤县之后,是一路上坡。不过最让人高兴的是就在路边的杂草丛中,可以看到一簇一簇的竹子了。东坡先生说,可以食物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这里任何地方都是宜居之地。我们在离开宝鸡之后,发现沿路都有水龙头,但是看不到水塔,后来得知,这些用户的用水都是取自高处的山泉,所以有竹有水,再有一块不大的田地,已经具备了人们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了。</P> <P _extended="true">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翻越酒奠梁。离开凤县二十多公里的时候,看到了盘山公路,不过盘了两盘。等到把这两盘走完的时候,依然没有结束,这时候公路绕到了山后。就在这时发现我的车子扎带了。不好带之后,又走了十公里的样子,终于看到了酒奠梁最高处的亭子。从这里看看来路,自己都会产生一种自豪感。</P> <P _extended="true">酒奠梁石碑是赵祖康的题词,川陕公路是国内最早的一条跨省公路。修建者就是我国现代桥梁专家赵祖康,修建于1936年,当时正值抗战期间,川陕公路为沟通四川和西部物质发挥了很大作用,1998年,重新对川陕公路拓宽,2002年竣工的时候,赵祖康建国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这时候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了。看到新修的川陕公路,把原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了通途,欣然提笔纪念。</P> <P _extended="true"> 其实真正的陈仓道,从凤州向西南经过凤岭,继续向南。因为凤岭山高路险,所以川陕公路避开了凤岭,而是沿着后来的沟通陈仓道和褒斜道的北栈走行。这样坡度较小。</P> <P _extended="true"> 从酒奠梁下来没过多久,依然还是上坡。出发一天了,骑行仅仅一般多公里,对大力说,我们的速度有些慢,所以减少拍照,多赶赶路。下午三点左右,大力开始加速,两人的距离开始拉大。不知道是不是自行车中轴的原因还是体力的因素,倒是自己的速度一直上不来。所以有两个多小时见不到前面大力的影子。</P> <P _extended="true">这时坡度越来越陡了,也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周围根本看到村庄了。记得出发的时候,保利带了点食品,因为前面一直有饭馆,应该没有吃完,但是找了两次,空空如也。这时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一个很陡的盘山公路径直向上延伸开去。山很陡很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哦才能到顶,前面看不到大力,这时心里没了低了。但是路还是需要一点一点的走,其实这个山梁是柴关岭,是宝鸡凤县和汉中留坝县的分水岭。过了柴岭关,就进入了留坝县。</P> <P _extended="true">在柴关岭不远处,看到一处塌方,还好,已经清理出了半个路面,车辆单行可以通过。依然有许多筑路工人正在抢修。在秦岭下山的路并不轻松,因为坡度很陡,而且很短就要转弯,所以根本无法快速下降。大力由于后闸不好,几乎是推着下来的。</P> <P _extended="true"> 张良庙是我们的一个住宿点,下山五公里便到了。到达张良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个地方叫做庙台子,除了张良庙之外,住户并不是很多。看到路边有的庙台子林场提供住宿,问了一下价格,20元/位,但是没有晚饭。问那里可以吃饭,他们告诉我们下面就有饭馆。到了下面饭馆,吃了点饭。问了一下说下面农家也有住宿,15元/位。看了一下,屋里黑洞洞的,条件很差。和上面的相差仅仅五元,上面的林场的卫生条件很好,就和大力一起住在了庙台子林场。</P> <P>这个林场平时人不少,只不过现在是国庆节,所以平时的提供食宿的都休息了。酒奠梁附近和前面凤县附近的景色明显不同,凤县附近的山坡地开垦的很多,所以山上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而除了一些低矮的灌木之外,很少看到高大的树木。而柴关岭一带,满山都是紫柏,它们苍翠挺拔,十分醒目。因此风景自然与别处不同来。</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