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州鼓山游记|福州游记攻略|福建游记攻略 |
[游记]福州鼓山游记|福州游记攻略|福建游记攻略 |
2007-07-16 |
泡的香茶,听普法法师说古道今,亲切的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 顶的! 旅游中,往年的徐霞客,或者是苏轼这些真正考究山水,把玩自然的人是愈加少见了。 的“前往老鼓山”的字迹。顺着小路走进去,是偏离公路的一小段山路。荒草将阶梯隐没在其中,用手拨开竹叶,另一番天地 才得以显现。眼前突然显现一块大石,上面的石刻上的朱漆早已褪去。字体苍劲有力,没有了山下那种经过后人加工刻画的做 作,显得更加真实。用手拂去刻痕中央的灰尘,算做对前人工匠的纪念吧。 图一样不知前方的路究竟如何。就在我的精力支撑不住疲惫的身体的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的空地。面前一座山峰, 极顶,是一块上面系着丝带的大石,这便是真切的鼓山所在了。鼓山得名的真正处所,反而如今成为配角,也许人们追逐的文 化也走上了时尚的道路,将本源忘记了吧。走到山顶,抚摩着这被人们遗弃的自然的精灵,我想他应该是有灵性的,他也许曾 经暗自悲痛,可着灵器毕竟不能左右现今人们愈加追求简约的生活方式。人们只要登山赏景,至于那景色后面的文化内涵,大 部分是懒得去发掘的,再说,就算真正的发掘出来,又有谁人会去重视呢? 的,是同样秀颀的鼓岭,福州早在很久以前是一片汪洋,这里的众多的山自然有了海蚀风貌,一座座山头被昔日的海水打磨得 光滑有加,在那凹陷的地方,可以见到一丛丛绿树生长出来,为棕色的背景上增添了一点亮色。人的心理,总是不会满足现状 的,看着鼓岭,就总觉得这边的风景似乎不比那边的好,可惜腿脚已经没了气力,只好望山兴叹了。 陷向内的山崖罢了。因洞在海拔700多米处,常常是“白云混入、咫尺莫辨”故称“白云洞”。洞上方由一块百丈大小的方壁 横盖,叫“一片岩”。距地面2米多高,作为屋顶,其下面有宽约6米、长约40余米的石坪,前面围上石头,称为“良心寺”。 洞旁有一清泉,一股水流从高涧悬注而下,由于最近的少雨,那种据说是水流激荡的声音我是无缘听到,只是看着那涓涓细流 慢慢的低落而下。爬山的烦躁的心情不由得平静下来。 在浓荫遮盖的山路上,与外界似乎完全隔绝一般,静静的,只有鸟的鸣叫与不时传来得流水的声音。享受一个人的后花园,这 样的惬意也只有经过了艰苦的探询才能够体会得到吧。 山是屡见不鲜的,只不过在那些地方,反倒成为了游客怨声载道的瓶颈,此时一人独自穿越石洞,心下多少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生怕石头掉下。走的时候,天真的用手将石头“擎着”。其实若是石头真的掉了下来,我可真的是重演螳臂当车了。 可是没有多大气势,只是薄薄的将石头覆盖了一层,那种飞流直下的气势是半点也找寻不到的。也许这水一如福州人的生活一 样,平静而恬淡。在瀑布下的一个小水坛濯洗手足,凉凉的感觉真的是“可以清心也”。 透过来洒在地面,颇有日剧中那让人觉得浪漫的场面,可惜此时我的身旁却没有人可以偎依,抑或倾诉,只有一个人向自己吐 露心声了。回眸望过去,刚刚被我征服的鼓山依然是傲然的挺立。先前的所谓的征服产生的喜悦一扫而空,人依旧是要拜服于 自然的魄力的,一千年以后,我早已经灰飞烟灭,只能任凭我的灵魂与鼓山共舞。 |
原始链接:http://www.9tour.cn/Travelblog/blog_4_1/31980/ |
转自:3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