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闽南游记 02风雨南少林 |
[游记]闽南游记 02风雨南少林 |
2008-01-12 sina.com.cn |
大中小 1982年,刚刚年满十八周岁的北京小伙李连杰被大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影片《少林寺》中的主角觉远和尚,影片上映后,反响巨大,《少林寺》由此开创了新中国武侠电影的新纪元,令投资方和李连杰获得双赢,而嵩山少林寺更是借此东风将声名远播海内外,来自世界各地前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时至今日,少林寺已成为河南登封市一张光彩夺目的外交名片。 四年后,李连杰再接再厉,又拍了《南北少林》,但坦率地说,这部片子却遭遇了滑铁卢,票房惨不忍睹,影响微乎其微。嵩山北少林寺此前一举成名,而福建南少林寺却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20年弹指一挥间,处于信息社会的当代中国人多数已经知道了少林有南北二宗之分,但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南少林的位置,有人认为在泉州,有人认为在莆田……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泉州说”相传南少林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重要证据之一是南宋施梦说的《东鲁诗集》,诗云:“少林寺宇筑清源,十进山门万丈垣,百亩田园三岭地,千僧技击反王藩。”区区二十八字,将泉州少林寺地理位置(清源山畔)、宏大规模(山门十进、田园百亩)和英雄典故(五代年间,镇守泉州的闽王王审知兴兵造反,南少林满寺一千余僧兵率先起兵平叛,事败,少林毁于战火)交代得一清二楚。 但历史上的泉州少林寺,似乎并没有从此“吸取教训”,公元1276年,蒙古伯颜破临安,宋恭帝、谢太后纳表称降,享国316年的宋朝至此灭亡。但不肯屈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张士杰等人在福州拥戴恭帝之弟吉王赵罡登基,继续号召天下汉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泉州,流亡政府建立了可观的抵抗力量,但由于军队触犯了旅居泉州的阿拉伯商人蒲寿庚的利益,被这个“阿拉伯奸”出卖,元兵将泉州围得水泄不通,文天祥无奈只得撤出福建南迁广东潮州。 蒙古人攻进泉州,到处杀人放火,又听说南少林的和尚不仅参与抗敌,而且还帮南宋政府通风报信、收藏伤员,于是又是一把火把南少林烧成白地。这就是南少林第二次毁于战火。但倔强的南少林僧众还是没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500年后的清乾隆二十八年,因为暗中筹备反清复明,少林寺又被乾隆老儿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从兹无复敢修者”。 一座恢宏雄伟的寺院,竟然三次毁于兵火、两次废于异族,一千年间,断断续续建了又毁,毁了又建,灰飞烟灭竟然长达230多个春秋!南少林的阖众僧侣,身已出家心未避世,在面对血淋淋的死亡威胁时,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僧人,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南少林在他那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灰烬溶入到鲜血不灭,气节伴随着精神永生! 到了1992年10月,中央重建泉州南少林寺,几乎同时,莆田南少林寺也开始进行重建家园工作,从此拉开了两地南少林归属地之争。 认为南少林在莆田的,多数受到金庸小说的影响。金庸的《笑傲江湖》中最诡异的神功莫过于“葵花宝典”(大名鼎鼎的“辟邪剑法”便是从中派生而出),而真正使“葵花宝典”扬名天下的始作俑者,书中明确交代是“莆田少林寺方丈红叶禅师”,乃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了不起人物,可见小说家把南少林定性在莆田。 “莆田说”也有他的历史根据,有趣的是,与“十三棍僧救唐王”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传李世民即位后,莆田、泉州一带海盗猖獗,太宗皇帝命已敕封为大将军的“十三僧”之一的昙宗方丈率僧兵到沿海对付这群海盗。平叛后,昙宗方丈弟子道广见莆田县九莲山林泉院的位置、规模和少室山的少林禅寺如出一辙,兼之当地百姓要求这群“子弟兵”长期驻扎在此抵抗海盗卷土重来,因此得到李世民的允可后,将始建于公元557年的林泉院改为南少林,让他们同嵩山少林寺一样养僧兵、参政事,这就是莆田南少林的前身。 由于莆田南少林寺在清初的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加之南少林武僧具有强烈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忠义精神,也备受到当地民众的尊崇,因此清廷在立国不久就将其焚毁……时光荏苒,三百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莆田市西天尾镇九莲山的林山村,一座全新的少林寺在废墟上站立了起来。 当我站立在碧瓦红墙的少林山门外时,四个虬劲有力的“南少林寺”大字瞬间捕获了我的心,少林寺于我,不啻耶路撒冷于伊斯兰信徒、曲阜大成殿于儒家弟子的地位,我仰望着三层的牌坊,那高昂的楼牌,在满目清翠的九莲山上夭矫出尘,显得那么清晰醒目。 天气并不好,阴霾灰暗,还飘着淡淡的雨丝,初春的冷雨凄风,蚀人肌骨,几乎使我半途而废。但当南少林真正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旅途中那些疲倦、劳累和困顿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是的,我来了,我来了,少林,少林之魂!让我触摸你那不屈的身躯,对话你那不屈的灵魂,让我在这一刻,融入到你的历史,你的生命中…… 莆田少林寺并不收门票,但即便如此,观光客依旧门可罗雀。我倘徉在少林的内庭,站立在九莲桥上瞻仰天王殿,更远处的大雄宝殿前升起袅袅的青烟,如诉如泣,是在讲一个不朽的传奇么?还是在欢迎我这个远方的游客? 少林寺很干净,气势也足够雄伟,但可惜的是,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武术流派的影子,没有见识到大名鼎鼎的南拳风姿,整座寺庙,竟然没遇见一名僧人!而唯一或许可以说是武术遗迹的,竟然是纪念品商店门口两排招揽生意的刀枪剑戟,而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商店里竟然还在卖着“大清十二皇帝纪念币”这样的假古董,大清皇帝,嘿嘿,大清皇帝…… 莆田南少林,你的躯体复生了,你的灵魂呢?“寺因武显,武以寺名”,你那忠贞不屈的民族精神难道也随着昔日的战火永远地消逝了?我想,不管什么时候,我们永远需要弘扬一种精忠尚武的为国情怀、一种坚毅阳刚的浩然正气,养成宽阔的胸怀和男儿的气血,这该是南少林的精魂之所在吧?可是,你真的就这么远去了么? 我久久地在追问自己…… 汽车在盘旋的山路上层渐而下,少林寺的影子在我的身后逐渐模糊,但我知道,至少,山门口那两只可爱的石狮子在看着我,少林之魂过去没有消散,今天也不会消散,直到永远…… 少林之畔,有几间村舍坐落在山岙中,金黄的油菜花开了,一望无际,整个村子,弥漫在一种馥馨的氛围中,闽南民居中屋檐两翼大多上翘,远远看去,笼罩在云雾之中的村舍像极了在金黄的花海中扬帆破浪的舢板,少林的牌坊,那不正是艨冲巨舰的主帆么?云海翻腾,岿然不动的,依旧是南少林禅寺! 我的梦,正在复兴…… 后记: 经福建省福清市文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调查、考证和考古发掘,证实位于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的少林遗址是与史籍记载相符的福建少林寺,即历史上俗称的南少林。这个重大成果,将与“泉州南少林”、“莆田南少林”三足鼎立。时光飞逝,八闽大地民众对南少林,依旧有一种割舍不了的心结。虽然今天的莆田南少林是寂寞的,但一个王朝尚且有兴废之更替,何况一寺乎?今天,虽然在三处有不同的历史证明,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南少林。 另:莆田南少林风景开发到位,但交通、宣传等方面远未跟上,这点和泉州南少林是远远无法相比的,值得当地的旅游机关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4ce6e010009br.html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