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堡篇之四堡印象

[游记]四堡篇之四堡印象

2008-05-22    sina.com.cn

四堡

一 四堡印象

到达连城,已过正午。向车站的工作人员询问,得知冠豸山和陪田古民居在同一方向上,而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镇则位于相反方向。此时若去冠豸山,则似显仓促,而依计划第一天晚上我们应该在陪田古民居度过。因此,我们决定先挥师北上品味四堡,然后再整装南下赶赴培田。前途漫漫,时间紧,任务重。

避开摩的团团纠缠,在一位好心老伯的指引下,我们来到离车站不远的街心交通岛路口,在那里登上了前往四堡的班车。连续的乘车不禁让人有些疲惫,一路依旧是成片的田野和环绕田野的青山。看得多了,审美疲劳便占了上风。车窗敞开着,风鼓鼓向里刮,把头发吹得十分干燥。有些寒意,有些困倦,却也很难入眠。所幸沿途风景并非一成不变,车行将半,路边出现一座廊桥。它平静地架在路边分隔东西的小河上,连接两岸静默的青翠。桥体的红砖、白漆和桥头的镏金字说明其并非古物,然而它的身上却明显有着挥之不去的古韵,一种古代中原文化经过漂泊推移而残留于世的绝好例证。

临近午后两点,班车驶进四堡,扑面而来的就是一派分外清晰而陈旧的氤氲。如果没有偶尔驶过的几辆汽车,任何外来者都会以为这是一座停留在在旧时代的镇子。

沿街一侧的房子都是一式的双层木楼,褐色的木片和淡黑的土墙铭刻着它们曾经度过的漫长岁月。楼上有木片延伸出的阳台,搭着木栏的竹竿临街道晾起几件衣服,依依是熟悉而辽远的生活气息,恍如千年回眸,只一瞬便能留下所有梦幻般的回忆。木楼和穿镇而过的公路之间隔着一道宽宽的排水沟,进到木楼里还必须通过楼和路之间的小小桥梁,其实就是一块打磨过的长条石板。沟渠的历史随着木楼的建立而延续至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雨季的排水,而这对于多雨的闽西山区毋庸置疑是十分必要的。客家先民的智慧于此可见一斑。

进到楼下的屋子里,明显能感觉到屋子的地势低于外边。乍一看颇令人吃惊,这样的室内构造在别处是很难见到的,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然而这样的设计又是似曾相识的,记得上半年中科院社会研究所一份关于城市边缘人群的调查中曾经提到,在北京贫民区的老房子里,许多人家都把室内挖得低于外面以便能够扩大居住纵向空间。这固然是城市贫民不得不为之,而在四堡的客家木楼中,似乎这也是先民们拓展居住空间的做法。当然了,这样内低外高的设计也有利于阻断底部空气的流动,直接的成效便是冬暖夏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3b5cde010000jh.html2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