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培田古民居[游记

[游记]培田古民居[游记

2008-06-10    lyzn.com

藏在深闺无人知

——福建客家文化中心载体培田古民居(人文篇)

在文化方面,培田村最突出的一点是文风极盛,而且文武并重。历史上青年人不仅琴棋书画,而且跑马射箭,因而在明清科举时代,就出了140余名秀才,步入仕途19人,其中有翰林、诰封大夫、教谕、巡检、侍卫、守备等;民国时期,有4名留学生、3名黄埔生;建国以后有大中专毕业生300多人,博士、硕士,不乏其人,真可谓文武簪缨,英才辈出。

培田古民居的联文,数量之巨,形式之美,令人惊异。据说,最盛时多达二三千副。楹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制作的材料大量采用珍贵的木材、石材等,且多数经过雕刻,油漆鎏金,精美至极。不仅文义美,而且书法奇、工艺精,书、文、镌均佳者比比皆是。就作者而言,有自作的,有赏赐的,有互赠的,种类繁多。其中最珍贵的有皇帝赏赐的书圣王羲之所撰联,联文为“文章移造化,忠义作良图”,落款是“王羲之”,署名之后镌有印章。该联书法笔力千钧,气势慑人,而且雕刻在大理石上,美仑美奂,弥足珍贵。目前保存比较多的是沙金竹简联,一般用高级木材制成,做成竹简的模样,挂在圆形柱上,既有立体感,又十分贴切。联文多为阴刻,镀沙金,联面黑漆,十分映目。也有其他形式的,如红底金字、金底黑字等。联匾或加边框,也有不加边框的。一厅一个样,一联一种形,争奇斗艳,各呈其美。 田村的各个角落还存留许多红军的壁画和标语,培田村的一些巷墙上也保存着一些“文革”时期的标语,这不能不说是个全国罕见的奇妙现象。

漫步培田古街,两旁酒肆茶馆、肉铺、杂货铺、中药堂、裁缝店、打铁店、豆腐坊琳琅满目,还有几家古玩店,民俗馆和私人面馆,尽展一派古风。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静谧家园

挑担猪草回家来

扛着犁耙下田去

放出耕牛去地头(快门早一秒按就好了)

挑着砖头盖新房

好咧! 来一斤

豆腐店

哦,回家去了!

跨过岁月之门

哥们没事,看看戏曲!

小P孩没事,找什么呢!哦,我的糖掉了

转自:http://www.lyzn.com/Fujian/Class264/1327.html2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