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永定客家土楼(上) |
[游记]永定客家土楼(上) |
2008-05-22 sina.com.cn |
异乡的千年守望——永定客家土楼(上) 2007-01-02 00:00:54 大中小 参观各式建筑往往是我们旅游中的主要内容,从帝王宫殿到普通民居,从万里长城到亭台楼阁,每一处建筑都有它看不够、道不完的精致与美妙。——题记 一、 2006年11月中旬,去厦门开会。结束时,东道主组织我们游览了厦门的景点,还剩下一天空余,问我们还想到哪里游览,我建议要看看藏在深山里的客家土楼民居。那可是被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以前只在旅游书上看到过,很是向往。东道主说厦门到永定县的土楼群要400多公里的路,当天来回八个多小时是很累的。与会的同仁们听都没有听说还有这样一个地方,都为是否值得花费八小时来回的路程和精力参观一个土楼民居而犹豫。“听说土楼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肯定值得一看。”在我极力劝说下,他们才勉强同意,于是终于成行。 方楼、 日字形楼、六角楼、八角楼等30多种。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这样不但使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而且墙体坚固。造土楼的原材料其实是极其简单的粘土。客家人自创的在红土壤中加入红糖、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饭作建筑材料建造厚实的土墙,据说这为的是进一步加强泥土的黏性,以加固墙体。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世界,看一座土楼就象看一个家族的兴衰沧桑史,我不禁感叹——好大的一个家! 二、 振福楼建于1913年。 建楼者苏振泰, 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振福搂的门联准确地道出了楼和周围环境和谐构成的一幅山乡风景图。 振福楼的大门面对着流淌的南溪。深潭碧水,古榕葱茏,古老的风车在转动车水。 看见古朴的风车,很让我们兴奋。走过溪水中的石头桥, 看振福楼的屋面正好位于峡谷两侧的山峦之间,正好起到两山之间“过渡”的作用。 造楼的主人真是慧眼,一块风水宝地,是天地人溶成一体的杰作,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呢。 内部被纤细的木结构组成的圆环包围着,充满柔和之光——回廊门口张贴的春联, 3层和4层楼上,每一间屋门前都悬挂着鲜艳的红灯笼,协调而美丽。 穿过门厅是宽阔的天井,在一层的正中是祖堂, 也就是族人祭祀、婚丧、议事的场所,土楼内的居民都以一层为厨房和客厅;地上铺着鹅卵石。 二层则是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的禾仓; 三层以上才是卧室,卧室有一个个小孔般的窗户,所有的房间均由一条畅通无阻的环形走廊紧密相连。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 檐角等也华丽精巧,对联清晰可辩,建筑上的木头雕刻。就连四根庭园的柱脚也按照四季雕刻了四种图案的花卉:水仙、 葵花、 荷花、 梅花 代表了四季。 南北的两口水井正好在八卦图的鱼眼位置,一楼的地面上铺着光滑的鹅卵石,许多空置的房间变成了客家民俗的展览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48939010006t8.html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