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土楼趴趴走之一永定洪坑土楼群

[游记]土楼趴趴走之一永定洪坑土楼群

2008-05-22    sina.com.cn

2008年3月14日
小雨转阴转多云转晴

很早以前就一直想去土楼,而今离职了,要花掉所有的年假,终于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

早上六点五十的大巴开往洪坑,转悠了好久好久才到达目的地,途中还下了雨,雾很大,路况也不大好。幸好下车后就再没下过雨了。

下了车,迎接我们的是山里清新的空气,还有一个陌生的客家男人。此人是民俗村边上环兴楼的楼主,他极力推荐我们住在他的客栈,还说早上一早进民俗村是不要钱的。我们在网上找过资料,有人就是在一大早进去后又被24小时巡逻的人抓住补票,所以没采用他的建议。他的楼就在民俗村边上,可以免费参观,于是我们就踏入了这第一座土楼。听他说,这座楼也有四百年的历史了。以前只在网上看过土楼的照片,而今亲临其境,更觉震撼。

他们说可以把我们带进民俗村,只要30元/人,我们以为是直接从正面带进去,就答应了。没想到的是,一个女人带着我们翻了个山,从山上偷偷溜进去。

她带我们走的时候,在村里转来转去,头都晕了。随手拍的某家土楼上的类似于浮雕一样的东西,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很有石窟古朴的感觉吧?

走着走着就爬上了一座山,山顶视野开阔,芒草丛生。

下山时,可以看见山下的土楼群了,那个女人叫我们说话要小声些,别被人发现了,说下了山,过条河就到了。她没再跟下来而是到村口守着去了。

并非旅游旺季,村里格外安静,山青水秀,鸡犬相闻。

也有残垣断壁,一个精致的门楼

从后山进入,所见风景全然不同,我们在观景台上休息了好久,这个角度所见的景色是我最喜欢的。

那几个草亭就是观景台了。就在河对岸的小路上,没有游客过来,一般导游就只带着游客穿梭于对岸的土楼中。只在楼中看,看来看去都一样,难免会审美疲劳,而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或许别有风味呢。这大概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吧。

光裕楼,建于1775年的一座古朴方楼,距今约230年。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大楼为三层建筑,总计102间。楼内石门樗窗精雕细刻,尽显昔日辉煌。清初,林氏十六世祖林福成经营烟刀,家资万贯,遂建光裕楼及书斋(萃豫斋)。此楼是洪坑村最早、最完整的正形土楼,旧称城内。由于重视教育,自迁进此宅后,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功名显达。清朝期间,有大夫9人、进士4人、秀才40余人、武秀才2人。

福裕楼是一座府第式土楼,没有想到土楼中也有既非方亦非圆的府第式,依山傍水,富丽堂皇,说不出多么有气势,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土楼。它于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adcd701008ib5.html3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