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们的王寿山之行 |
[游记]我们的王寿山之行 |
2007-07-29 sina.com.cn |
今年国庆,妹妹带两个外甥回来。约了一些亲戚朋友安排4-6日到永定游玩。3日晚做龙岩的海西号到了龙岩市区,先去了龙崆洞,然后去看土楼。第二天,从棉花滩码头上乘游艇观赏龙湖风光,秋天的空气十分怡情,我带去的十几个大人小孩都很开心,在水面的凉爽的风中快意唱叫…… 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洪山乡柘林村的王寿山。王寿山耸立于闽粤边境的万山丛中,海拔1148米。东西侧分别是闽西永定县洪山乡和粤东梅州市的松源和桃尧两镇。滔滔汀江流经东麓,汇入韩江奔向南海。自古相传,站立山巅极目远眺,若是晴好天气,“上看汀洲八角楼,下看潮洲湘子桥”,可把闽粤两省边境方圆数百里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今天的旅程是艰难的旅程。十个成年人要带六个平均不到7岁的儿童上山。进入柘林村,一路风尘让大家感觉到了辛苦就要降临。刚踏上山道,倒是立刻就呼吸到了森林的味道。光滑的石阶只有一小段,后面都是粗糙的用边角料铺设的山路。路面铺满枯叶,说明这里人迹少至。我带着4岁多的小外甥佳文一路连哄带骗地让他往上走,走着走着他来了兴致,比谁走得还都乐呵…… 我早听说王寿山,是与明末隆武皇帝(朱聿键)有关的故事。朱聿键在风雨飘摇的特定时期被拥立为皇帝,在福州登基,后逃到王寿山的一个山洞里避难。隆武帝在众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山上的名胜风光,并在洞内石壁上挥毫题词。 一条全程五六公里直通顶峰的爬山嶝道,让大家品尝到了登山的“乐趣”,行程过半,到达一处山沟口,正中立着一块省界碑石,光滑的花岗岩两侧分别刻着“福建” 、“广东”、“15”(应是第几号界碑之意)、“国务院”、“ 由洪山乡政府安排,我们就在寺中午餐,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午餐后,留下实在不想再上去的人准备下山,我们几个继续登顶。自半山腰起,直至顶峰棋盘石景区,沿途的路边或透过密林遥望对面山峰,可看到出米石、船首岩、仙人桥、天炉峰(阳持笔)、斗笠岽、双龟奔月、螳螂爬壁、卧佛山、岗甲湖、棋盘石、仙人脚印、三将军石、帝子岩等诸多山岩或峰峦景点。那“螳螂爬壁”最是惟妙惟肖:一座石山旁,几块方形石头堆叠成螳螂状,那螳螂正在奋力爬壁呢。 一路虽然辛苦,但最终登上棋盘石峰顶时,顿觉天高地阔,风景无边,所有的疲劳也随满山的烟云飘散。此处之所以叫棋盘石,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八仙常到王寿山云游。有一回,铁拐李同吕洞宾在棋盘石对弈,铁拐李输了棋,一怒之下,挥杖把身旁巨石劈成了两半。--此石至今仍耸立峰巅。 登高远眺,可以望见棉花滩水库的许多湖泊,以及湖边的许多村庄。而最令人叫绝的还是天炉峰景致(此岩峭立千仞,遇云雾天气如一座高入云端的焚香铜炉):从棋盘石上往东边百多米处看去,只见一座高耸的石峰不知从天外何处飞来,兀立于林木茂密如绿波荡漾的一座大山上。山后云雾阵阵飘来,似那随风飘动的白色轻纱,把天炉峰妆扮成娇羞迷人的新娘,令人浮想联翩。云雾时有时无,加再上天空背景中那不断变幻的云海,让人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天炉峰一石二景,从侧面看恰似一支饱蘸墨水的如椽巨笔,因此又被称为“阳持笔”。 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也真累了。 下山好像更辛苦,更劳累,腿痛。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ebdacdf010005gf4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