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长征出征仪式在长汀宁化瑞金举行于都汇合 |
[游记]我的长征出征仪式在长汀宁化瑞金举行于都汇合 |
2007-09-09 sozhen.com |
由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崔永元主持的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节目组及相关人员,2006年4月25日抵达长汀、宁化、瑞金。跨越70年,重走长征路的壮举将在这块红土地上拉开序幕。 《我的长征》出征仪式将于2006年5月1日上午分别在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三个长征出发地举行,尔后队伍向江西于都汇合。 从近5000名报名者中选拔出来的21名队员将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沿着当年主力红军路线行进,最终抵达甘肃会宁,并在沿途开展公益活动,行程一万多公里。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对行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并在每个周末播出《我的长征》特别节目。 崔永元担纲节目主持并一起踏上漫漫征途。 相关链接(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中央红军转移的命令。1934年10月7日中央红军红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县、宁化县出发。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军委、红军总部于10月10日从瑞金出发。中央红军红三军团于10月12日从宁都出发。红一军团于10月 16日从于都出发。红八军团于10月17日从兴国出发。担任警卫的红五军团,于10月19日后从于都出发。毛泽东于10月18日跨过于都河出发。同年11月,红二十五军由河南罗山县出发。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省桑植县、永顺县出发。川陕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4月出发。 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省会宁县。 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部队将所有的文件、辎重、兵工厂机器、印钞票机器、X光机以及各种文化课本都携带上路,将整个苏维埃共和国搬上旅途。 在此之前,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先期赴雩都,选择行军路线,组织架桥,为大部队行军做准备。 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将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3日,中革军委规定军委及各部队对外使用的代号是:军委为“红星”,军委第一纵队为“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红一军团为“南昌”,红一、红二、红十五师依次为“广昌、建昌、都昌”;红三军团为“福州”,红四、红五、红六师依次为“赣州、苏州、汀州”;红五军团为“长安”,红十三、红三十四师依次为“永安、吉安”;红八军团为“济南”,红二十一、红二十三师依次为“定南、龙南”;红九军团为“汉口”,红三、红二十二师依次为“洛口、巴口”。 16日,中央红军南渡贡水,19日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 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红九军团随一军团左侧跟进;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红八军团随三军团后跟进;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序列继续西进。25日,渡过信丰河。 相关链接(二):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人员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出发,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随军带上印刷机器、军工机器等一切笨重的器材,使部队行动迟缓,对于行军打仗极为不利。红军英勇奋战,连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转移到湘江以西地区,但已损失过半。这时,蒋介石已察觉红军的前进方向是要到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立刻调集重兵,准备将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5日,红军攻占了贵州黎平,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放弃向湘西前进的计划,改向黔北挺进。黎平会议是红军战略转变的开始。12月底,红军进抵乌江南边的猴场(今草塘)。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川黔边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会后,红军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在贵州以西,曾四次渡过赤水河,使敌人疲于奔命。随后,出敌不意,南渡乌江,进逼贵阳,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5月顺利通过大凉山的彝族地区,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过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6月14日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与从川陕根据地转移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大主力会师后,6月26日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战略方针,而主张向川康边界少数民族地区退却。由于张国焘的阻挠,使红军在懋功和毛儿盖地区停留一个半月,致使胡宗南得以重兵控制经松潘北去的交通要道,红军陷于被动地位。8月4日,党中央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重申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战略方针,对张国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鉴于松潘战役计划已被张国焘破坏,决定红军主力出敌不意,穿过草地,迅速夺取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并依据这个地区东进,以便取得陕甘宁广大地区。毛儿盖会议以后,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率领,穿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到达巴西地区,打开通向甘南的门户;左路军由朱德、刘伯承、张国焘率领,向阿坝地区开进。当左路军通过草地到达阿坝地区后,张国焘反党野心大暴露,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重过草地,向南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公然进行分裂红军的活动。张国焘还给右路军中的陈昌浩发密电,妄图以武力裹胁党中央和右路军南下。密电幸被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发现,并报告给毛泽东同志。中央在巴西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采取果断措施,率领一、三军团组成先遣支队(陕甘支队)迅速北上,渡过渭水封锁线,到达俄界。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分裂红军,违抗中央命令的严重错误。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迅速北上,攻占天险腊子口,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长征途中,中央偶然得知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9月27日,政治局常委在榜罗镇开会,决定放弃创造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计划,而把陕北作为革命的大本营。1935年10月19日红军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红四方面军南下后,遭到国民党军队多次围攻袭击,被迫退向西康的甘孜一带。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7月2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二、六军团改称为红二方面军。其领导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坚决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他们同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与张国焘进行了斗争,张国焘被迫同意与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虽然此时红军已不到3万人,但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的精华。 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新华网福建频道) 1934年10月10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丧失。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惊慌失措,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10日晚,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长征。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将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13日,中央军委规定军委及各部队对外使用的代号是:军委为“红星”,军委第一纵队为“ 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等等。16日,中央红军渡贡水,19日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开始突围。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红九军团随一军团 左侧跟进;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红八军团随三军团跟进;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序列继续西进。25日,渡过信丰河,通过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 长征初期,红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转移到湘江地区。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受到很大损失。在面临覆灭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改变方向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攻克黎平,强渡乌江,占领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边蜀地区,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5月,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接着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13日到达川西懋功(小金)与第一方面军先到的部队会合,共同北上,翻越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达毛儿盖。9月通过草地,到达阿坝等地区。这时,张国焘进行分裂活动,擅自率领第四方面军南下。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严肃斗争,坚持北上抗日,攻占腊子口,突破渭水、西(安)兰(州)大道等封锁线,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同第十五军团会合。在一年长征中,红军走过了11个省、2亿人口以上的地区;攻占过62座县城;行程25000里,经历了380多次战斗。第四方面军南下后,终不能立足,被迫于1936年2月退向甘孜地区。1935年11月第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转战湘南、贵州、云南三省,于1936年3月攻占贵州盘县抢渡金沙江,翻越雪山,于6月到达甘孜,同第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第二、六军团及总指挥部和第三十二军组成第二方面军。第二、四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抗日,通过草地,翻越岷山,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第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人民网资料) 相关链接(三):红军长征路线图-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长汀起步 红军长征第一村-福建长汀中复村: 在闽西长汀与连城的交界处,横亘着莽莽苍苍的松毛岭。松毛岭下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1934年9月30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这里开始长征的历史。 1934年9月30日上午,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少先队员聚集在观寿公祠的大坪前,红九军团参谋长挥泪向乡亲们告别,郑重地说:“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的!”军团首长当场发给村赤卫模范连和少先队一批枪支弹药。接着红九军团开始转移,经长汀、瑞金……踏上了茫茫的长征之路。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是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起始点,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第一村,该村红色旅游丰富,有松毛岭阻击战指挥部旧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征兵处旧址、红军二十四师师部旧址、红军战地医院旧址、抗日宣传漫画群遗址、红屋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水角哩九厅十八井。此外,12座客家围龙屋与红色资源交织在一起,距今300多年历史,保存较为完好,还有官坊石峰寨自然景观、龙象山自然景观点。据了解,长汀县将对这一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包涵红色文化,又有客家文化和自然山水的特色景区。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列入红色旅游扶持项目。 (来源:长汀网) 链接: 一、 中央红九军团从长汀钟屋村(今中复村)起步出发去长征 中央红九军团在胜利完成了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突破闽江,向浙江方向前进的任务后,于1934年8月底来到长汀。9月,参加了温坊战斗和松毛岭保卫战。9月底,从长汀的钟屋村出发,开赴长征的集结地,参加长征。 (康模生) 二、长汀松毛岭阻击战的七天七夜 说起闽西儿女对长征的贡献,不能不提及红军长征前夕在福建的最后一战——长汀松毛岭阻击战。 (作者:林丽明、郑腾、林思槐、陈天长) 三、红军长征前夕最后一战- 长汀松毛岭战斗 1934年9月11日,红军第1军团奉命从闽西回师江西兴国,红军第9军团和红24师坚守松毛岭。国民党东路军纠集第3、第10、第36、第83师进攻松毛岭,其部署为:第36师主攻白叶洋,第10、第83师协同进攻,第3师为修路保障。9月23日上午,国民党军第36、第10、第83师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松毛岭发起猛攻,数小时内,飞机轮番轰炸,几千枚炸弹、炮弹倾泻到红军阵地上。红9军团、红24师和数以万计的长汀地方武装,在朱德总司令亲自指挥下,在“保卫松毛岭就是保卫汀州、保卫瑞金”的口号下,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红军阵地巩固。28日,红9军团奉命撤出战斗。29日晨,国民党军在十几架飞机,几十门大炮掩护下,再次向松毛岭进攻,红军英勇阻击,战事空前剧烈,红军工事多被摧毁。后红24师和长汀地方武装撤离松毛岭,在钟屋村、南山、河田等地沿途节节阻击。 (来源: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相关链接(四):长征从这里开始—党史专家解读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敢于胜利的杰作,令世界震惊。
|
转自:http://www.sozhen.com/default/townarticlecon_30_4999.html8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