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汀游记长汀旅游长汀古镇. |
[游记]长汀游记长汀旅游长汀古镇. |
2008-04-14 guzhenu.com |
当前位置:游记攻略首页 >> 福建古镇 >> 长汀古镇 >> 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汀州古城墙|长汀游记 |长汀旅游 |长汀古镇中国 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汀州古城墙|长汀游记 |长汀旅游 |长汀古镇中国 2007-12-16 20:42:46 作者:ws904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170 文字大小:【大】【中】【小】 1200多年历史的物体与你朝夕相伴,不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的“待遇”。福建长汀人就有这份荣幸。 现今保留的汀州古城墙从东到西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西水门联结在一起,全长1500多米。 人们如果有机会鸟瞰长汀城,会看到古城墙以汀江为界向向两边延伸至卧龙山顶,经山脉婉蜒而下将整个城包围,恰似一串挂在脖子上的佛珠,被称为“佛挂珠”。身处穿河而过的汀江古城,沿河的古城墙又成了护城河,看上去几分神秘几分沧桑。 汀州古城墙始建于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当时的汀州刺史陈剑将汀州州治从东坊口迁到今址,初建的城墙为土筑,防御设施简单,无子城、敌楼及护城河。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刺史刘峻始增筑子城和敌楼179间。 1066年(宋治平三年),汀州太守刘均第一次扩建州城,筑土城墙周长“二百五十四”步,城墙基宽10米,厚3.3米,高6米。开挖城壕引西溪东流,扩展城址范围:东临汀江,西至西门,南接三元阁,北连卧龙山。开辟6道城门:东北兴贤门(后改朝天门)、东为济川门(后改丽春门),南为通远门(后改镇南门)、鄞江门(后改广储门)、颁条三门,西为秋成门(后改通津门)。增修敌楼510间及敌垛。 1371年(明洪武四年),土城墙全部包以砖石,建女墙约 4000米。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汀州太守杨世芳与长汀知县王邈,筑土为县城,总长约2067米,城堞2180余个,列7门。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墙,外圈为长汀县城墙,遂有城内城外之分。 1631年(明崇祯四年),郡守笪继良遵旨“撤郡城增县城,合郡县为一”。此举先后历时6年,至1636年(明崇祯九年)10月告竣,完成了州县城墙合一的大局,并增修城墙225O米,共1200个城堞。此时城墙以汀江为界,从东向南绕到西北,一直围到卧龙山脊。 清末以后,汀州古城墙年久失修。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出专款按历史原貌修复,使唐代汀州古城墙焕发古城独有的韵味,仿佛一道永不消失的彩虹,为客家首府长汀历史的天空添光加彩。 1996年,汀州古城墙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谢乔莎)
|
转自:http://www.guzhenu.com/Article/14407.html2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