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初识八角街 |
[游记]初识八角街 |
| 2007-11-27 sina.com.cn |
|
初识八角街 1990年7月2日 午饭后,我借来《西藏青年报》1989年合订本,这是由自治区团委主办的报纸,一份办在世界屋脊上的年轻人报纸.打开看看,办得很不错,不论内容、版式都很抢眼,有些文章很有锐气,充满改革精神。下午没有安排事宜,我便独自上街转转,也是找个邮电局给家里打个长途,报个平安,再者替z老师邮封信,信是邮走了,可电话没打成。邮电局中午关门休息.拉萨城不大,很快就转到八角街中心区的外延道路上。路两旁都是典型的藏式楼房,两层为主,石头为主,墙面刷得雪白,窗户上挂着白布帘,但窗户的四个外框全是黑色的,抬眼所见之房之窗,大多是这样,街道是由小方石头铺成的,有三三两两的藏族同胞在街边卖东西。 回到旅馆,z老师建议,反正下午没啥事,咱们去八角街看看去。 八角街坐落在一大片民宅之中,状似一个字,中间又有许多小岔道,一到大昭寺正面的广场,就像进了回字型商业街的入口处。广场靠近大昭寺的地方,矗立着两棵高高的经幡杆,上面挂着经幡和牦牛毛似的东西。许多藏族同胞三三两两聚集在广场上,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藏族汉子,手掌上、膝盖处绑着垫子,正一步一扑地向大昭寺朝圣呢。走近大昭寺门前,也有许多人朝拜,几个年轻的僧侣排列着坐在街边,口中念念有词,也不抬头,不远处还有几个年轻僧侣也在街边念唱着,一时间,好象身边到处都是众僧。 八角街很热闹,回字型街道两旁都是小商摊小商店,排得密密实实。游人也熙熙攘攘,有汉人与外国人,有藏胞也有僧侣,商摊商店里主要卖的商品有银器、藏刀、项链、手镯、绿松石、香料、印度香、藏毯和各种宗教用的器具,如转经筒、面具等,品种十分丰富,充满藏文化气息。在街上转转,商品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内地来的日用工业生活品,如衣料、鞋袜、笔纸、香皂、牙膏、服装等。一类是民间工艺品和进口来的香料类产品。这些商品有的精致,有的粗糙,但文化特色绝对是浓郁而鲜明。 阳光下的八角街到处明晃晃的,游人如织,商贩也如织,但没有内地商贩那种大呼小叫的招徕方式,讲价钱划价的方式也很实诚。藏胞商人都能说汉话,交流没有困难,不同的街段好象自然分好工,卖藏袍、藏服、藏毯的聚在一方卖,工艺品、银器银饰的堆在一起。 我一边转一边想,大昭寺和八角街已经存在1000多年了,至今仍香火不断,兴旺不息,且面貌依旧,一千三百多年寺内成千上万盏酥油灯不熄不漏,每天都有人添油上香,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精神与物质力量,心灵的力量。 晚上,在家 文章引用自:
|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3d0fe01000f41.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