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布达拉宫 |
[游记]布达拉宫 |
2007-09-08 sharera.com |
布达拉宫 下午,我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布达拉宫就修建在广场北面一座名叫红山的小山之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红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语称之为布达拉(普陀之意)。布达拉宫依据此山山势蜿蜒修建,直至山顶。 传说这座辉煌的宫殿缘起于公元七世纪,当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让公主居住。后来吐蕃王朝灭亡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了。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具有了今日的规模。 东面的白宫是历代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据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八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介绍,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十二万两之多,并且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红宫内的最高宫殿供奉有清朝乾隆皇帝的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到这里向皇帝的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布达拉宫是神圣的。因为在今天的中国,每当提及它的时候,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俨然在人们心目中,这座凝结着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布达拉宫雪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有机组成部分。雪城,是对布达拉宫正面下方建筑的总称。雪城东西长三百多米,南北宽近二百米,占地面积近百亩。现存古建筑二十多处。它主要包括旧西藏地方政府、贵族和寺院设立的集行政、司法、监狱、税收、铸币等职能为一体(政教合一)的办公场所;为统治者提供生活服务的机构以及僧俗贵族、官员的宅院及低等职员、工匠、农奴的住所。近期经过维修后,对雪巴列空,雪监狱、宝藏局造币厂、比喜宅、同波宅、堪苏宅、龙夏宅、羌仓、五座院、东印经院、雪奇惹(马厩、奶牛院)等12处古建筑开放给游人参观。在里面,透过实物和蜡像等展品和介绍,我既看到了恐怖的监狱、残酷的刑具、整张的农奴人皮……也看到了贵族奢华的住房、名贵的家具、糜烂的生活……在雪城里,还在羌仓展示青稞酒酿造过程;在五座院演示泥塑、金属加工、传统纺织工艺、唐卡绘制等传统工艺技法;以及演示制作千层饼、打酥油等风味小吃的制作过程,还进行宫廷器乐表演,在东印经院现场模拟传统印刷全过程,在电影厅放映有关布达拉宫资讯的纪录片,使游客能更深入生动地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两个多钟头的参观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巍峨耸立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顶上的经筒和金鼎 我在布达拉宫前开心地拍照留念
|
转自:http://lmsh.sharera.com/blog/BlogTopic/45288.htm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