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游记(十四)-世界瑰宝布达拉宫(拉萨篇) |
[游记]西游记(十四)-世界瑰宝布达拉宫(拉萨篇) |
2007-07-16 shanglu.org |
塔前放的是法罗,相传是格萨尔的,名叫‘康松朱扎’。这里的‘康松’是指三界,‘朱扎’是龙鸣声。 “你们有没有发现,还差一个达赖的灵塔。” 我们经他提醒才发现,连忙问:“为何没有六世达赖?” 小战士说:“相传当初很久才找到六世达赖转世灵童,他已长大,正因如此,他不会盲目地听信别人的指挥。他有很好的文采,是一位文学家,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相传,布达拉宫背面的龙王潭公园,就是他当年与情人幽会的地方。这更加激怒了贵族和教派的上层阶级,认为他已被世俗染污,把他骗到青海秘密杀害。对外宣称在湖畔散步时失踪,没有肉身又如何做灵塔,加上他做达赖的时间太短,后来就不了了之。” 西大殿北侧是北配殿。靠墙的经架上,存有雍正皇帝送给七世达赖的北京版藏文《甘珠尔》经卷。东配殿是上天之道佛殿,主要供奉黄教鼻祖宗喀巴,内中宗喀巴铜像有2米高,周围还有藏传佛教史上有名的70多位高僧造像。南配殿为持明佛殿,主供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银铸塑像,其东侧为8尊莲花生传承祖师塑像,西侧为8尊莲花生变身塑像。殿内尚有8座银铸善逝佛塔,经书架上存放着第司桑杰嘉措时精刻的《甘珠尔》经。 登上一层,就来到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法王洞,藏语称之为曲结竹普。曲结竹普建于7世纪,是布达拉宫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边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蒙萨赤江王妃和近臣吞米桑布扎、噶尔东赞(禄东赞)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雕塑品。这些塑像表情生动,衣褶流畅,手法与风格与晚期的松赞干布及妃臣像迥异,极有可能是吐蕃时期留下的艺术珍品。这个室净高3.7米,原有的两柱现保存完好,柱上正面的兽面雕刻有明显的吐蕃时代的风格,为加固梁椽屋顶,后世先后添加了粗细不等的9根柱子,从而使这间不足27平方米的建筑内竟密布11根柱子,但整个建筑却留下较多的原貌。 据记载1300年前的布达拉宫,共建房999间。加上法王洞,共1000间。规模十分宏伟。后因雷电火灾和战乱,仅存法王洞和超凡佛殿两处。这个洞穴式建筑是纪念松赞干布在此修行而筑的,洞壁被香烟熏得漆黑透亮,洞内还有吐蕃先祖的遗物,如炉灶、石锅、石臼等,据说文成公主曾在此亲手为松赞干布做饭。看见如旧石器时代一般的石洞,我真是感到文成公主的伟大和可怜。 超凡佛殿在法王洞上面一层楼,藏语名为帕马拉康,殿内供奉帕巴·洛给夏然,此为梵文,即观音菩萨。观音塑像上镀着金,佩着许多珍宝。传说,此佛像是松赞干布在重建布达拉宫时,一棵檀香木的树干开裂,结果从里面找到了四座佛像。其中之一为观音菩萨像,只见他开口道:“松赞干布是我的化身,我将往西藏有雪邦内,为藏王松赞干布本尊 。”由于这个神话般的传说,使得这尊像身价百倍,信徒信它威力无比,佑护着雪域的安宁和幸福。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被奉为布达拉宫的主供佛像。 帕巴拉康也是早期建筑,历经维修已失原貌。殿内四面的佛橱内供的是五世、八世、九世达赖、宗喀巴的造像以及莲花生、宗喀巴、的造像。还有一块有趣的石头,上面有个脚印,据说是十二世达赖喇嘛小时候踩出来的。门上方悬挂着同治皇帝御赐的“福田妙果“匾额,上面是有汉、藏两种文字刻写的。 殊胜三界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语称它‘萨松朗杰’,即胜界之意。建于1690年。上面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着‘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上方所供为清乾隆皇帝肖像。周围有金刚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内尚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用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观音像。过去,达赖喇嘛每年定期要来这里朝拜,以表明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殊胜三界的西侧是其美甘丹殿,也叫极乐世界。 此殿建于1690年,曾经是六世达赖喇嘛的经堂,也是布达拉宫里唯一保留六世达赖遗迹的地方。正面设有达赖的宝座和经台,沿墙的佛龛中供奉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埃革则底’护法神和宗喀巴塑像等2000余尊佛像。 |
转自:http://www.shanglu.org/note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997&Page=5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