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青海拉萨西宁游记:青藏高原见闻录

[游记]西藏青海拉萨西宁游记:青藏高原见闻录

2008-06-10    17u.com

青藏高原见闻录

——布达拉宫印象

修茸后的布达拉宫,在门前花草的映照下更加光彩照人。要想将布达拉宫整个纳入相机的取景框,非在较远的距离;站在跟前的感觉,与照片还是不同。更显得巍峨、壮观,美艳、奇特。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美。进入宫内,就见到一个挨一个的“康”(藏语宫殿的意思)和祭坛。走道像迷宫一样,多数游客似懂非懂地听着导游的讲解。不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表示依稀诧异,因为这里的宝藏实在是太多、太珍贵、太出乎想象了。这个塑像是纯金铸造的,那个塑像镶嵌的都是价值连成的珠宝钻石;这个壁画是明代原物,那个文物是清代皇族用品……。布达拉宫容纳了九代喇嘛,这里曾是西藏皇权的象征,记载着无数如歌如泣故事……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稀有的设施,现在多了一些限制。游客在宫里只准许停留一个小时。从五世达赖起,这里成为达赖喇嘛工作起居,祭拜诵经的地方。布达拉宫的建设,是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图纸的,通过各代达赖们历经几百年的续建,自然构成一体。她是藏族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如今,布达拉宫的后面,已经建设成为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了。可以看到湖水荡漾,花木丛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有人说,这样破坏了布达拉宫的原貌……

塔尔寺手记

公元十七世纪的一天,一位藏族妇女在地理正干活,忽然感觉腹中胎儿异常。回家看来已经来不及了……。就这样,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地上还留有一团血迹……。这个婴儿的名字就叫——宗卡巴。一年后,一个奇迹出现了,就在那留有血迹的地方生长出了三棵菩提树。

随着宗卡巴的成长,他义无反顾地度入佛门,很快就有了初步成就,在当地有了一定声望。随后,他为了进一步修行,便南下拉萨进行深造。

几年过去了,家乡的母亲思儿心切,终日南望,盼望儿子早日归来。遂托人捎信给宗卡巴,告知目前的思念之意,并要求其回乡探亲。

宗卡巴接到信后,心急如焚,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回乡探亲,便前功尽弃,难成正果;反之,母子不能相见,备受骨肉分离之苦。最终,还是佛缘占了上风。他给母亲回信:儿子佛经尚未修完,暂不能回乡与母团聚。并提出了一个建议:求母亲在他出生的地方修建一座佛塔,如果母亲思念儿子的时候,可以到佛塔前,看到佛塔就像见到儿子一样。

母亲理解了儿子,并按照儿子的意思,那几棵菩提树旁修建了一座佛塔。每当思儿心切的时候,就到塔前伫立凝望,祈求佛祖的保佑。

宗卡巴在拉萨修完学业,开始创建格鲁教派。并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随着宗卡巴地位和名望的上升,家乡人以他为荣,这座塔也成了宝塔——即后来的大银塔!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三大佛教。而藏传佛教以格鲁派最具代表性。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卡巴在藏民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声望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世达赖和班禅都是他的弟子。

岁月如云,格鲁派逐渐壮大,崇尚宗卡巴的人越来越多。在宗卡巴的佛塔旁,一座寺院落成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边又建起了几座殿宇。先由塔,尔后建寺,便形成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又因为塔是由母亲为思念儿子而建,所以又名塔儿寺。

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从西宁出发,大约四十分钟车程,便到达塔尔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大门口的八座白色佛塔——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进入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之所以叫大金瓦殿,因为屋顶是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将屋顶装饰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阳光之下,金光灿烂,光彩夺目。大金瓦殿是塔尔寺最主要的大殿。

塔尔寺几经扩建,目前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大金瓦殿后边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四周建有供信徒祭拜的长廊,随时可以见到在那里磕长头的藏民。据说要磕七七四十九天……

附:酥油花

人们对酥油茶比较熟悉,甚至不少人还品尝过。那么对酥油花的了解就不是那么多了——尤其是内地人。

在塔尔寺内,有一个酥油花馆。这里展览的有在酥油花大赛上获得第一、二名的酥油花作品。如果不加注释,很难相信呈现在眼前的是以酥油为原料塑造的艺术品。形象生动,刻画细腻,色彩鲜艳,规模庞大。高约两米,长约四米。俨然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刻画内容丰富,有建筑、人物、花卉、山水、鸟兽、鱼虫等,多姿多彩,令人炫目。

创作酥油花的艺术家们是很辛苦的。要在摄氏4度以下的环境下精雕细琢。向人们展示期间,也要用玻璃罩封闭,并配有空调。

艺术家们艰辛的创作,给人们奉献了灿烂的艺术品。酥油花与堆绣、壁画被人们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

虔诚的祭拜仪式

在藏区,,常见到虔诚的徒在磕“等身长头”:双手各持一硬质光滑的垫子,通常是木板一类的。肘、膝部位都均垫有耐磨层。先站立,而后身体向前倾,做跳水状;在双膝着地的同时,双手持垫顺势前划;身体水平匍匐到地上时,前额着地,使“五服投地”,然后站起,向前迈三步,再重复下一个……磕头的数量因人而异,短的几十个,多的数万个。有的要从家里磕到寺院;有的要围着“转经路”转若干圈。在青海湖,就见到藏胞们围绕青海湖转的,那一圈可是380公里啊!真是从内心佩服他们的虔诚和毅力!

青海湖印象

从西宁乘车,约两个小时,就到达青海湖湖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沙丘,紧接着是一群沙丘。原来这里是一个沙漠。前方的天际线逐渐宽了起来——浩瀚的青海湖逐渐呈现在眼前。朋友告诉我们:这里是沙岛。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03457.html36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